第六百八十八章 好心當成驢肝肺(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慎帶朱浩去見朝鮮使節,對朱浩來說,初次接觸外交事務,算是一次新奇的體驗。
他的計劃是要大明威加四海,那作為宗主國負責海外征戰的他,難免會遇到接見各國使節的事,正好拿朝鮮使節來練練手。
八月初八。
距離朱四壽誕還有兩天。
朱浩以翰林院修撰、外交副使的身份,跟隨正使楊慎前去接見朝鮮使節代表。
朝鮮這邊正使是戶曹參判申繼宗,副使為禮曹參判尹希仍。
說起來二人能代表朝鮮來大明上貢,自然有其卓異之處,漢語水平之高讓人驚歎不已。
此時朝鮮境內基本都是書寫漢字,學習漢文化蔚然成風,科舉考試也以考核儒家經典為主,朝鮮上層士族幾乎人人都會說幾句大明官話,以此作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在下見過兩位上國天使。」申繼宗稍微年長些,說話略顯氣虛氣短,有種強壓病痛的感覺。
所說漢語,字正腔圓,幾乎聽不出是外族人,比起大明南方士子還更標準,跟大明北直隸讀書人幾無二致。
朱浩微笑點頭,今天他就是個看客,出頭之事不用他來做。
楊慎負責上前溝通。
所談主要兩件事,第一件事朝鮮給大明上貢,除了恭賀新皇登基及萬壽聖節送賀禮外,還有就是把貢品進行交接,主要由鴻臚寺和禮部的人負責。
至於第二件事,是聽取朝鮮方面的訴求。
朝鮮中宗李懌於正德十五年,立時年五歲的第四子李峼為王世子,相當於太子,希望其身份能得到大明承認,以此奠定李峼朝鮮王國第一順位繼承人的身份。
本來朝鮮國王立嗣,大明一般不會理會,但問題是國主李懌自己就是靠「篡位」上位,其立雖然是嫡長子,卻是第四個兒子,前面庶長子李嵋仍活得好好的,而且德性無虧,大明有立長的傳統,不利長子就違背明朝所定法統,所以朝鮮隊李峼世子身份的認定非常在意,生怕引起大明朝廷的敵意。
「此等事,禮部自會酌情上報,你們將國書遞交便可。」
楊慎倒覺得沒什麼問題。
朝鮮只是大明的藩屬國,理論上來說,朝鮮內部事務,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不該干預,你們愛立誰為世子就立誰,就好像我們很稀罕管一樣,誰有那個精力?
當然,此等事最終還是要呈報給皇帝,由朱四來定奪。
申繼宗瞥了眼左右,見鴻臚寺和禮部的人正在外邊院子裡清點朝鮮的貢品和賀禮,而朱浩落後楊慎幾步站著,面無表情,似乎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當下陪笑著從旁邊的几案上拿起個灰布包裹著的東西,遞給楊慎。
楊慎退了一步,沒有伸手去接,而是叱問:「何物?」
申繼宗點頭哈腰,阿諛地笑道:「楊翰林乃大明棟樑,我等在國內時便多有聽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區區薄禮,略表心意,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玩意兒,望楊翰林笑納。」
作為藩屬國使節,上來就給大明的官員送禮,怎麼看都不合規矩。
朱浩卻知道,申繼宗這是代表朝鮮君臣賄賂楊慎,看重的是楊慎大明首輔兒子的身份,以此獲得楊廷和認同。
有了楊廷和父子首肯,朝鮮在爭取大明支援上就能佔據主動。
「不必了。」
楊慎連具體是什麼東西都不想看,連連擺手,示意他不會收禮。
由此可見,楊慎還知道什麼叫禮義廉恥。作為朝廷命官,跟外邦使節見上一面就收禮,傳揚出去還在不在朝堂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