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事,看起來是他輸了,但他心裡很清楚,一切都在朱浩算計中。

朱浩有意轉變話題,道:「唐先生,宣大軍務,目前一切尚可……不知永平府那邊開礦情況,如何了?」

唐寅一怔。

本來事不關己,怎麼飯桌上直接談到了公事?

永平府開礦,說的是朱浩準備在後世的唐山附近開採鐵礦,唐寅作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謀臣之一,那邊的人手、工程進展什麼的,唐寅都有資格參與進去,但唐寅明顯不想管,少有過問。

「還好。」

唐寅先打量朱四一眼,才回了朱浩個不痛不癢的答案。

朱浩笑道:「先生要用心啊,現在我們的煤產量上來了,若是不能加快鐵礦產量,那開採那麼多煤幹嘛?只有鐵礦產量跟上來,才能物盡其用……」

朱四插嘴道:「朱浩,我們在渤海灣開船廠之事,進行得怎麼樣了?」作為皇帝,朱四對開礦什麼的不感興趣,他關係的是造船這件事,這跟朱浩從下就對他灌輸「海權論」有關。

朱浩又望向唐寅,讓唐寅來回答。

唐寅知道朱浩這是在給自己出難題,當下道:「陛下,經過半年多時間籌備,現在已在天津衛附近的海灣建立起了船廠,只是現在尚處於試運營期間,最多造一些木楫,一時難以造出大船來。」

「好慢啊。」

朱四對此進度不太滿意。

朱浩問道:「那唐先生,年底錢,能造出第一條大船嗎?」

唐寅瞪著朱浩,好似在說,能不能造出來,你不比我清楚?

居然好意思問我?

他有些不耐煩,卻知道朱浩這是在給他創造機會,畢竟他現在大小也算個人物,在宣大總督這種職位廷推中,他唐寅居然都有資格成為候選者,雖然一上來就被人拿下,但好歹說明,他已可以躋身高位。

看起來,工部員外郎這個職位,並不是他仕途的鐘點。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年底前便可以造出來,但要看各地木材是否能及時運到,因為南方一些地方正在鬧海盜,若是從海路運木材,可能會遭遇海盜襲擊,若是走運河,則……有很長的路徑難以運送到位,需要大批人力……」

唐寅做出分析。

朱四問道:「就地取材不行嗎?」

唐寅道:「北方木材多不合適造船,即便能造,才砍伐的木料沒有進行乾燥處理,也無法立即用於造船……而大明自三寶太監七下西洋後,便在南京龍關船廠和蘇州太倉船廠儲存有大量來自閩廣的優質木料。運到北方即可使用。」

「哦。」

朱四恍然,隨即一笑,「唐先生懂得可真多。」

唐寅臉上滿是慚愧之色,這些都是朱浩一點點教他的。

以前他只關心詩詞文章,或者拿起筆作畫,管他是什麼木料?

可現在不一樣了,研究完了煤礦又研究鐵礦,還得捎帶研究硝石、硫磺,而後則是火銃、機械,現在連冶鐵和造船都要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