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內外平衡(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後黃錦退下,那小太監恭敬在旁聽了一耳朵,也跟著退了下去。
朱浩微微蹙眉,指了指門口方向,然後衝著張佐使了個眼色,意思是,這是怎麼回事?
「這小傢伙叫珠兒,本是宮裡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很會來事,慢慢討得陛下歡心,點名以後跟著咱家跟黃公公做事。」
張佐也很無奈。
皇帝到底是孩子心性,誰討他歡心,就想破格提拔重用一下,以此來顯示他的權威。
但問題是,現在居然讓不知底細的小太監跟著張佐和黃錦出宮,跑來見他?
朱浩道:「難道就不怕……洩露我的身份?」
「應該……不至於吧,這小傢伙當下在司禮監讀書房侍奉……朱先生不用擔心他在外面亂嚼舌根,已查過了,沒什麼背景,小門
小戶出身,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才送入宮,這幾年沒人照應,朝不保夕,時常捱餓,陛下也是看著他可憐……」
張佐的話,依然沒法讓朱浩放心。
若真是一個毫無跟腳的小太監,能被皇帝看到?
甚至覺得他討喜?
朱浩所能想到的,皇宮人事大權基本都在張太后手中,這小太監別跟張太后有什麼關聯,當下正值選後的關鍵時刻,或許張太后想在皇帝身邊安插枚棋子呢?
就算張太后沒那心思,她身邊那幫老女幹巨猾的太監也會出謀劃策,甚至連楊廷和都有可能會主動獻策。
不得不防。
張佐道:「本來刑部想拿正德十二年後,先皇在宣府開銷巨大,引西北自查,說是存在重大虧空,京倉連續一個多月都在查賬,到現在還沒個結果……」
「新任刑部林尚書,那就是給楊閣老跑腿的,陛下在朝會上幾次問話,他都答非所問。好在戶部孫老幫忙周旋,陛下才沒有丟臉,到現在刑部也沒查出什麼名堂……」
朱浩笑道:「陛下似乎對這件事很在意?」
朱浩的意思是說,楊廷和要查宣府虧空,那就讓他查唄,宣大又不是新皇體系的基本盤,查出什麼來又如何?
張佐苦笑道:「陛下想不留意都不行,西北邊軍中,就宣府這潭水尚能攪動,若是連宣府軍權都丟了,那諸路邊軍就都不在陛下控制之列了。聽說三邊總制李侍郎,最近總往京師傳密信,卻不知送去了哪兒……東廠已涉入調查,暫時沒有結果,怕是有人跟楊閣老連城了一線。」
西北軍將給京城首輔大學士寫信?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
李鉞上任前,可是擺出一副嚴守中立,兩邊都不靠的姿態,卻在去了西北後,可能是發現西北軍政被文官集團牢牢控制,尤其現兵部尚書彭澤很多舊部在三邊,李鉞為了能當好差事,同時也是為得到高升機會,跟楊廷和暗通款曲,倒也說得過去。
邊將跟京官間有來往,這種事雖然歷朝歷代都犯忌諱,卻屢禁不止,就連抗倭名將戚繼光都不得不投靠張居正,以此換取領軍順利。
張佐又道:「這事,不牽扯到了南戶黃部堂嗎?他乃本朝首屈一指的理財高手,很多朝官暗地裡稱頌,卻為楊閣老所厭……刑部調查宣府不明擺著想拿黃部堂開刀?這朝中渾水,真是太深了。」
張佐發出感慨。
當初在興王府當個奉承司奉承正太監時多輕鬆?最多管管賬就行,勾心鬥角也就那麼幾個人。
可現在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位置上,朝中牽涉太多,人員繁複龐雜,派系林立,光是對付個楊廷和,就讓他感覺腦子不夠用,同時也讓他明白,要輔佐新皇鞏固權力,以他的能力辦不到,只能依靠朱浩。
這也是為何張佐從來不跟朱浩爭寵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