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兩手準備(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張佐忽然覺得,這或許是好事,不然皇帝什麼都聽朱浩的,那自己在皇帝身邊有何地位可言?
「那陛下,今日還出宮嗎?」
張佐試探地問道。
「當然要出啦,宮裡悶熱難當,外邊有冰激凌吃,還能看戲,好玩的一大把,更能跟朱浩一起探討國事。如此既能兼顧朝政,又能安心玩耍,不比留在宮裡強多了?而且朕覺得,宮裡的膳食實在不咋地,對了……讓
人找一些安陸地方菜譜送進御膳房,朕想換換口味。」
……
……
就算朱浩不知朱四找孫交說了什麼,但從單獨傳召敘話,便知沒什麼好事。
孫交回去後卻沒有任何反應,那隻能說明……可能朱四又自作主張了。
這樣也好。
如果朱四什麼事都聽從自己的,逐漸的,恐怕連朱四自己都覺得厭煩,或者產生一種自危的情緒。
沒有誰願意把自己的事都託付給別人,哪怕那人算無遺策也不行。
這對張佐、黃錦、朱宸等人來說,也是好事,他們會覺得,皇帝不用事事問詢朱浩,他們身上的壓力會小很多。
在皇帝面邊塑造出另外一尊大佛,有時甚至比皇帝的權勢還大,那是極其危險的訊號。
自古以來權臣倒臺,或是走上一條謀反的不歸路,往往都是從獲得極度信任,到目空一切,再到兔死狗烹……
朱浩自問不是聖人,若繼續發展下去,以朱四骨子裡自帶的薄情寡恩以及多疑性格,自己結局或許真不太好。
所以朱浩儘可能避免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哪怕現在朱四的確需要自己,短時間內都離不開。
當天朱浩收到一封從南京來的信件,乃大伯朱萬宏私下派人送來。
因為這種私信,可能會被人截獲,知曉兩邊的內容,所以朱萬宏只是在信中表達了一下早日回京師的想法,把南京的生活說得多艱苦,還說老爺子和老太太有多想念朱浩這個孫子。
最後順帶問了一下朱浩二伯朱萬簡的情況。
可能是朱萬簡在康陵那邊樂不思蜀,居然沒有主動與家人去函溝通,朱家人不知其情形,以為朱萬簡現在被朝廷扣為人質,正在想方設法為其疏通。
但其實朱萬簡除了之前跟張家人械鬥時受了一點傷,後面一點問題都沒有……聽說如今這個二伯在康陵那邊很是得瑟,沒事就喜歡賭錢,惹是生非,畢竟有錦衣衛百戶官職在身,下面有幾十號人手聽其號令,稍有權勢就開始膨脹。
朱浩給朱萬宏做了回覆,
信很平實。
朱浩講自己在翰林院中學習和工作的情況,表達了一下儒家人崇尚的孝義面對家人表示關切……
全篇沒提到任何有關朱家回京城之事。
想回來?
門都沒有!
老老實實給我待在南京!
就算以後楊廷和倒臺了,也得繼續留那兒!
若是你們還想找事,就安排去沿海衛所戍邊!
這些所謂的「親人」本就薄情寡義,從來沒什麼家族感情在裡面,當初鬥得那麼兇,現在想讓我給你們帶來什麼恩惠?
不讓朱家滅門就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