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2/3頁)
章節報錯
有本事就朝我開火,誰怕誰?
……
……
朱四想選朱浩出來當日講官,也是一時興起,一方面是想小小地拔擢一下朱浩,作為獎勵;另一方面則是怕以後出宮不便,為了跟朱浩有地方商議事情而靈機一動想出的對策。
但隨後這段時間,他照常出宮,好像朝中人也沒人察覺他進出宮門之事,所以都快忘了朱浩要去日講。
等朱浩在他面前一說,朱浩一拍腦門兒,搖頭道:「嗨,你不說朕都忘了還有這一茬……行吧,到時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反正你給朕上課不是一天兩天,朕洗耳恭聽便是。」
最近朱四在宮裡比
較無聊。
現在他還沒有妃嬪,三宮六院多是前兩代皇帝的人,如今都受張太后管轄,朱四在皇宮裡更像是個寄人籬下的住客,說點不好聽的,有人想對他不利,他都沒能力抗爭。
朱四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自***,而大婚將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從那之後,他及可以正大光明培植自己的外戚勢力,並且皇宮將成為他的家,那時他也會納妃嬪入宮,自然不會再想著天天出宮找樂子。
最近唐寅沒有回西山的打算。
朱四批閱了幾份奏疏便跑去聽戲了,唐寅留下來,跟張佐一起陪同朱浩一起硃批,而唐寅早早便哈欠連連。
「……最近西北局勢動盪,三邊之地一直在戒嚴,夏糧近乎絕產,只怕等秋後,朝廷又要調撥不少錢糧往西北。」
朱浩道:「就怕韃靼人突然從宣大偏頭關一線發起進攻,侵入外關。」
「怎麼會有這個想法?」
唐寅皺眉不已,「莫非你又算到了?」
「沒有,我看過西北各處奏報,按照以往情況,韃靼人在三邊等處襲擾,目的都是為了劫掠,因過去兩年草原年景不好,加上政局動盪,一些小部落難以求生,有著野心的大部落想要侵吞小部族做大,必然需要大批次糧草輜重,草原上不能提供給的,就只能從大明來搶劫了,既然如此,沒道理會放過更為富饒的宣大等地。」
朱浩做出自己的判斷。
張佐一聽有些緊張:「那是不是說,要讓宣府、大同和偏頭關等處,全都戒嚴?」
唐寅道:「如今正是夏糧入庫時節,這麼做只怕會有不良影響。糧食都快收上來了,***這會兒來能搶什麼?朱浩,這種旨意你千萬不要貿然下達,若是影響宣大一線糧食收成,那邊百姓很難撐過今年冬天。」
朱浩笑道:「先生啊,你也不想想,我都跟你說了,楊閣老他們想以南戶部的黃尚書為靶子,把西北軍政給好好整肅一番,我們難道不能順著他們的意思,讓宣府亂上一亂?」
「這……」
唐寅大為訝異。
這也能扯上楊廷和?
朱浩道:「現在西北困局,在於過去數年草原經歷一番動盪後,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幾個大部族合縱連橫,新的霸主就要誕生,迫切想恢復以往對大明邊關的襲擾,從大明境內擄掠錢糧物資,發展壯大。若韃靼人真從宣大一線大舉叩邊,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可是要吃大虧。」
達延汗去世已有四年左右。
這段時間,草原格局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
有線報說草原過去兩年災情嚴重,各部族在難以求存的情況下,自然想的是如何從大明境內撈上一筆,尤其是在大明新皇剛登基,小皇帝還是旁支過繼,並非正統的情況下。
就一般角度而言,大明新舊交替時,多半守成有餘,進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