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知道還問?(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交問道:「那開礦用都……」
「孫老部堂,這點銀子陛下還是出得起的,就算敬道沒錢,也會有黃部堂內弟供給,先前說明了,拍賣煤窯不過是為徵收礦稅,望孫老部堂不要將此秘密告知他人。」
唐寅特別叮囑。
別等我這邊隱藏訊息,結果回頭你孫交當了叛徒,把我們給賣了,那就不妙了。
對於事情本身倒沒多大影響,畢竟開礦和賣礦之事,早就公開了,楊廷和知道與否對大局
無礙,唐寅怕的是洩露朱浩的身份,若楊廷和知道隱身在皇帝背後出謀劃策的人是朱浩……那朱浩還能在大明朝堂混?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被趕出京師!
「呵呵,明白。」
孫交神色柔和,彷彿心裡沒有任何芥蒂,跟唐寅言談甚歡,甚至作別時,孫交還主動發出邀請:「有時間到我府上坐坐,一起喝杯茶,吃頓飯。」
「多謝孫老部堂,回頭一定。」
唐寅也沒客氣。
因為唐寅覺得,有朱浩跟孫交聯姻的關係在,眼前的戶部尚書就不算外人,以後有的是機會登門。
雖然朱浩在他面前幾次提過,孫老頭不會再朝中待太久,估計過一段時間,就會上疏請求致仕歸鄉,過閒雲野鶴的生活,跟孫交共事時間不會太久,但在那之前,因為錢糧問題免不了還是要和孫交打交道。
……
……
內閣值房。
費宏識趣避開,讓另外三巨頭聚在一起商議先前賜宴見聞。
蔣冕道:「難得陛下有如此城府,看來他不像我等之前想象那般剛愎自用,以後若有事都在朝會前便提前議定……對內外臣僚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經過這次賜宴,連蔣冕都開始對朱四有了新的認識。
毛紀則笑呵呵道:「怎知不是陛下知難而退呢?」
意思是說,或許皇帝就是被我們給嚇回去了,不敢跟我們唱反調,而不是他又什麼城府。
楊廷和作為始作俑者,卻沒有對朱四今日的表現發表任何評論。
蔣冕道:「介夫,你還是要看開些,自古君臣難相處,都說伴君如伴虎,不在高位不知其所以,莫要以他人謗議放在心上。」
蔣冕口中「他人謗議」,說的是楊廷和於朝堂上將朱四頂撞回去後,朝中御史言官已有直諫說楊廷和欺君和擅權。
朝堂上那群人不敢直面跟楊廷和作對,怕影響仕途,但私下裡,一些品階不高的言官,為何要看你楊廷和的面子?再說你楊廷和在朝堂上的確態度強硬,跟皇帝公然對著幹,憑什麼不讓我們說?
每朝每代,都會有投機者,本朝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那些為楊廷和打壓,在朝中許久混不出頭,前途渺茫的官員,更會拿楊廷和當靶子打。
毛紀突然提了一嘴:「若是陛下仍舊吸納民間財富來為其開礦,該當如何?此事……難道朝廷不再過問?」
問題拋給了楊廷和。
楊廷和態度堅決:「太后囑咐的是什麼,就按此辦理,若有人違背,仍舊直諫不誤!」
顯然楊廷和並沒有完全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