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此言一出,等於是把文官集團跟皇帝的矛盾公開化。

一點都不給小皇帝面子不說,還把所有文臣架到火上烤。

在場很多大臣,對於煤礦是不是皇帝指派人開的,或者是否拍賣煤礦,賺不賺錢都不在意。

就算皇帝做出點成績,我們在朝會時恭維一下,那又怎樣?

你楊廷和為什麼一定要代表文臣,讓我們跟皇帝勢不兩立?這對你有好處嗎?只是為了體現出你對朝堂的掌控?

其實……

楊廷和就是上頭了。

楊廷和看出小皇帝的自主行為愈發增多,若不加以扼制,恐怕會失控,所以就算拼著矛盾外顯有,也不能助漲小皇帝自作主張的風氣,不能扼殺在搖籃裡,也要扼殺在往上攀爬的過程中。

「這朝廷,既然不是朕的朝廷,那還說什麼?退朝!」

楊廷和公然違背三綱五常,在朝會上跟皇帝對著幹,對朱四的打擊非常之大,隨即朱四沒有任何禮數,直接起身甩袖而去。

朝議不歡而散。

……

……

皇帝憤怒離開,事前並不是毫無徵兆。

很多大臣前一日得知朱四指派唐寅在盔甲廠前拍賣煤礦時,就猜到今天君臣關係不會太融洽,卻沒料到今天楊廷和會如此強勢,簡直沒把小皇帝放在眼裡。

君為臣綱,要求為臣者絕對服從皇帝,乃儒家倫理之根基。

還有句話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前朝岳飛掌控南宋兵馬,結果卻在皇帝十二道金牌召喚下班師,冤死於風波亭,堪稱臣子表率,為後世景仰。

你楊廷和現在算什麼,又讓我們文官怎麼想?

眾大臣面面相覷。

既已退朝,皇帝沒說下死命令一定要堅持拍賣煤礦,也沒說要保留西山的煤礦,從結果來看……文官應該算是大獲全勝,但沒人有絲毫喜悅之情,因為楊廷和的舉動,對儒家尊崇的理念,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走吧。」

孫家最先提醒周圍一群目瞪口呆的同僚。

孫交的意思是,今天朝議到此結束,難道你們還指望皇帝殺個回馬槍,咱再繼續辯論?

不走在這裡杵著作甚?

楊廷和臉色慘白,此事他已發現自己行為的不妥,卻無力挽回。

當走出奉天殿大門,突然一陣冷風吹來,楊廷和腳下一個不穩,險些摔倒,好在旁邊的毛紀伸出手一把將他扶住。

「介夫……」

毛紀發現,楊廷和全身顫抖個不停。

楊廷和之前看起來強勢,現在卻無比虛弱,或者說心中滿是忐忑,情難自己。

眾文武大臣看到楊廷和身體搖搖晃晃,卻沒一個人過來攙扶,就算之前那些楊廷和的忠實盟友,諸如禮部尚書毛澄都裝作沒看見,直接從其旁邊走了過去。

費宏搖頭嘆道:「何至於落到如此境地?」

費宏雖是朱四登基後才被召回內閣,看起來屬於皇帝派系,但一直以來,對楊廷和言聽計從,大事上更是跟楊廷和共同進退,但顯然此刻費宏也覺得楊廷和再朝堂上做得太過分了。

最初還講道理,可唐寅出場後,情勢便失控,後面君臣就吵起來,說了一大堆難以入耳的混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