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敗象(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廷和你太過分了。
為了跟新皇鬥氣,現在把火燒到我這個一直刻意保持中立的老傢伙身上,你真對得起咱倆的老交情嗎?
論年齡,我比你年長,論資歷,我孫交也不比你楊廷和差!
楊廷和見孫交氣得吹鬍子瞪眼,大有一副絕交的架勢,頓時反省,可能是自己咄咄逼人,讓孫交產生逆反心理,但說話語氣仍舊很衝:“此番陛下以內府名義變賣煤窯,還是採取競價方式,讓商賈競買,若後續出了什麼差錯,豈非百姓都會指責朝廷與民爭利?”
孫交嘆道:“既然是競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非強買強賣,憑的是本事和眼光,勿論得失。介夫你所在意的,並非是朝廷名聲吧?”
楊廷和一陣著惱,卻不好反駁。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要找陛下說理,也可,但不應該是我戶部出馬。”孫交道,“就算讓老朽去,也該叫上工部尚書,或是等來日朝會時再提出也不遲。”
楊廷和道:“此例一開,朝中規矩蕩然無存。”
孫交搖搖頭:“淡然處之吧,至少當今陛下未亂我朝祖法,今日我不同去,但若來日朝議,我還是願與介夫你站在一道!若有得罪之處,請見諒!”
以往孫交不想在新皇跟楊廷和之間站位,現在就更不想了。
但他心中的天平已隱隱往小皇帝那邊傾斜。
孫交不是傻子,以他從政多年的眼光,豈能看不出,其實楊廷和跟新皇鬥法,因受限於規矩,一直落於下風?而新皇身邊,唐寅和朱浩都不按套路出牌。
現在楊廷和已隱約露出敗象,孫交這會兒只是名義上站隊楊廷和,其實更想隔岸觀火。
……
……
盔甲廠外。
三處煤礦的拍賣圓滿結束。
起拍價都不高。
但成交價卻高得驚人。
第一處拍得六萬兩,溢價最高。
第二處則拍得四萬五千兩。
第三處也有三萬五千兩。
光是這三處煤礦,就讓內府淨賺十四萬兩,加上之前拍賣張氏外戚煤礦所得,總價值二十二萬兩。
因為張家兄弟的銀子有八成需要暫存銀號內,實付一萬六千多兩就行了,光是這次拍賣會,就讓內府籌措到二十萬兩銀子,但這批銀子並不會全都調往東南之地。
按照朱浩的設想,這是大明工業化的啟動資金,用以在西山開礦,以及開辦冶煉工坊,還有在京師周邊開辦更多的金屬、火器工坊。
朱浩還想在渤海造船。
靠朱浩自己籌措銀子,顯然不現實,耗費太大,後續要追加的銀子也是筆天文數字,一年下來光是耗費就要超過十萬兩,且幾年內都不能見到太大的回報。
靠朝廷調撥銀子,更不可能了,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一定不會同意這麼大的計劃外消耗。
若要等楊廷和倒臺,那工業計劃就得晚幾年才能啟動,而且那時朱浩也不可能成為內閣首輔,還是處處受文官挾制。
最好的辦法,就如同現在這樣。
找一個由頭,便是東南海防缺口,故意逼楊廷和給新皇找麻煩,讓朱四主動承攬下籌措錢糧軍械的差事,並以此為契機,利用朝廷可調動的資源,諸如礦產開採權等,從民間募集足夠的資金。
有了啟動資金,那朱浩工業化大明的巨輪,就能啟動。
雖然說揚帆遠航還早了點,但萬事開頭難,朱浩覺得這個頭開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