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戲尚未開場(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慎、朱浩和餘承勳所在茶樓。
拍賣開始後。
站在二樓視窗的三人停止交談,屏息靜氣觀看競拍過程,不料唐寅亮出底價後,下面廣場上半天也沒人出價。
餘承勳笑了起來:“明知拍賣的是外戚的煤窯,陛下還有意參與競逐,誰會閒得沒事給自家找麻煩?都在觀望呢。”
朱浩道:“始終會有人出來競價吧?可能那些人現在還不太瞭解規則,想讓別人充當出頭鳥。”
楊慎想了想,雖然餘承勳的話不無道理,但顯然朱浩更洞悉事情的本質……別人不出來競拍不打緊,至少皇帝和楊廷和找來的商賈肯定都會參與競拍。
“白銀兩萬兩!”
就在眾人四處張望時,擁擠的人群中終於有人舉手喊話。
楊慎目光立即投注過去,不過無論是徽商還是晉商,他都不認識,並不知下邊出價之人是哪家的。
唐寅眉頭一挑,大聲道:“好,有人出價兩萬兩,還有誰出價?”
有人開了頭,下面就好說了。
“兩萬一千兩……”
“兩萬三千兩……”
“兩萬四千兩……”
出價持續升高,一直到有人喊出三萬兩的數字後,場面才又安靜下來。
對大多數人來說,三萬兩銀子已是天文數字,除非真有心開礦,覺得能從中大賺一筆,而且還得有深厚的背景撐腰,否則不會再抱有撿漏的心思參與競逐。
“三萬兩了,還有人出價嗎?”
唐寅繼續大聲喊道。
餘承勳指著下面喊價“三萬兩”的商賈,有些遲疑地道:“那人……好像是慶雲侯和長寧伯府上的管事?”
慶雲侯和長寧伯都來自外戚周家。
周太后是憲宗的親孃,弘治帝幼年時得到這個奶奶的照顧,使得周家兩個外戚從成化朝開始,一直都是京城勳貴核心人物,而以往朝中勳貴中唯一能跟張家叫板,甚至發生大規模械鬥事件並不吃虧的,也就周家兩門了。
眼下慶雲侯周瑛和長寧伯周大經,都是周太后孫子輩的人物,但周太后已於弘治十七年過世,經歷正德朝後,如今的周家在新皇跟前已缺少強有力的臂助。
參與此番競拍煤窯,周家持的是打競爭對手臉的心思。
你們張家兄弟不是很能耐嗎?
以前你們人強馬壯時,我們周家就不怕!現在你們被新皇拔去羽翼,灰頭土臉,我們周家就把你們的煤窯買回來經營,看你們能把我們怎麼著。
“這下熱鬧了。”
餘承勳看得眉飛色舞,期望這場拍賣會能上演一場狗咬狗的好戲。
……
……
發現周家人的不止樓上的餘承勳,連躲在人堆裡的張鶴齡和張延齡也發現了。
“哇呀呀,氣煞我也,先前西山產量最大的那座煤窯,姓周的就想跟我搶,我好不容易請來綠林中人才給佔下,這次他們竟要渾水摸魚……哼,三萬兩就想拿下我們的煤窯,找死呢?趕緊叫人出價,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張鶴齡發現外戚周家的人出面搗亂後,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虧堅決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