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做局做全套(加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慎沒有當面評價朱浩的意見。
但朱浩知道,楊慎一定把他的話聽進去了。
皇帝開礦,唯一可行方案就是侵佔勳貴現有的煤礦,如此隨時都可以投產,現在都把線索告訴你們了,你們還不趕緊去拿出應對之法?
至於拍賣煤礦……只是給你們個引子,沒指望你們一定會聽,但大致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就行。
就算你們不提,朱四也會提,誰讓新皇那邊意見都以我的意志為準呢?
楊慎當晚見到楊廷和,把朱浩的意見相告。
楊慎最後分析:“敬道所言在理,陛下意氣風發,不想遵循舊制,要將內府體系隔絕在朝廷外,之前從皇莊入手,現在又想開窯,而身邊人卻無此類專才,即便有……京師之地想開出好煤窯,談何容易?必然要打勳貴和富商手上現有煤窯的主意。”
“嗯。”
對於兒子的這番剖析,楊廷和覺得很有道理,頷首贊同,隨即開始凝目苦思對策。
楊慎受到鼓舞,繼續將朱浩的觀點說出來。
“本來一場縱火案,陛下已將張氏煤窯據為己有,誰知張氏不甘自身利益受損,竟派出家丁與錦衣衛械鬥,將事情鬧大……陛下擔心事情不可收拾,便想從煤礦產出中拿出部分利潤作為租金,息事寧人!”
楊廷和放下手中的冊子,認真望向兒子:“這些都是朱浩跟你說的?”
楊慎道:“有一些是,有一些是我自己想的。”
難道你兒子不要面子的嗎?
這麼牛逼的大局分析,你居然問你兒子是不是都是來自外人點撥?就算是,我也不能承認啊!
“看來這個朱浩,的確有一些標新立異的想法。”
楊廷和評價一句。
楊慎很清楚,以自己父親對朱浩的偏見,能說出此話,已算得上是對朱浩一種不低的褒獎。
楊慎問道:“那父親,我們是否真要上奏,請陛下將壽寧侯和建昌侯在西山的煤窯變賣?以打亂陛下開礦的計劃?”
“再說吧。”
楊廷和即便覺得楊慎的分析有理有據,但還是不會輕易採納此觀點。
讓朝廷賣礦?
這可能會開一個很不好的頭,楊廷和生性謹慎,輕易不會做改變舊有章法的事情。
……
……
但很多事,並不以楊廷和的意志而轉移。
才過了兩天,朱四再一次將楊廷和單獨召到乾清宮,談及很多事,其中就包括開礦之事。
朱四感慨道:“朕沒想到,壽寧侯和建昌侯居然會派人去西山跟朕派去的錦衣衛械鬥,如此罔顧朝廷律法之事,簡直無恥之尤!楊閣老認為,那幾處煤窯,朕應當歸還他兄弟二人嗎?”
楊廷和一聽,果然被朱浩和自己兒子言中。
這小皇帝,在意的果真是張家兄弟手上的煤礦,還這麼一本正經問我要不要歸還?
你這是自取其辱,知否?
楊廷和道:“煤窯畢竟是民間所開,若陛下執意將之收於朝廷,只怕會令天下開礦者人人自危。
“此等與民爭利之事,陛下還是謹慎為之,而壽寧侯和建昌侯,也始終為大明勳臣,論其罪便可,依法懲處,實不宜牽涉其它。”
你還好意思問我要不要搶奪張家的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