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開礦(第2/3頁)
章節報錯
果然朱四的格局,跟唐寅差不多,覺得朱浩親自去堪礦有點“大材小用”,明明你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幫朕處理公務,怎麼連開礦前的勘探工作都要你親自完成?
朱浩安慰道:“這都已近年關,還有三天就過年了,我爭取年後儘早趕回。要是我現在不去,等過完年眾同僚又想起讓我做事,恐怕再也抽不出時間來……要是陛下有難以決斷之事,可以等我回來後幫你參詳。”
朱四見朱浩態度堅決,無奈地嘆了口氣:“那你早去早回,你不在京城,朕連個幫手都沒有。”
“陛下,不能如此說,其實陛下身邊還有很多股肱。”
朱浩心想,你怎麼一點也不在意張佐等人的想法?你是很器重我,但也要照顧一下他們的感受啊!
朱四點點頭:“朕聽舅舅說了,他說你很會看風水,能勘探出富集的礦脈……若是以後官家的煤窯能產出更多的煤,咱就不缺銀子了。”
“嗯。”
朱浩道,“我們目前就是要把這些開礦所得,一併交由自己人來管理,以錢生錢,由頭就是加強海防和西北軍需用度管理,誰來討要都不行。跟皇莊官田一樣,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不受制於人!”
“好!”
朱四聽得精神振奮。
……
……
臘月二十八,朱浩帶人踏上前往西山之路。
臨行前他跟楊慎請假,說自己想去邊關看看,模仿大明先賢,考察邊務寫幾篇軍策。
本就是過年時間,楊慎自然不會想到朱浩是去實地勘探礦藏,就算現在新皇力主,誰能想到會找個新科狀元去勘探礦址?再說了,你一個新科狀元本事再大,比得上那些富有經驗的匠人?
楊慎只是留下“早去早回”的囑咐,便送朱浩踏上西去之道。
至於家裡邊。
朱浩也跟朱娘打過招呼,藉口是要去邊關等處看看。
雖然現在三邊正遭受韃靼人襲擾,但好在宣府、大同和偏頭關一線並沒有警訊傳來,也就是說現在京師周邊還算安全,再說朱浩對外宣佈的目的地也沒超出居庸關的範圍,朱娘叮囑半天后也就讓兒子去了。
朱浩一走。
朱四身邊人果然支撐不住。
首先批閱奏疏方面,張佐即便有司禮監幾名太監相助,也難以成事,出宮求助唐寅,唐寅除了能分辨哪些事務比較緊要外,剩下的事則無能為力。
結果就是……
這幾天奏疏多以內閣票擬為準。
好在朱浩臨行前,也做了一些彌補措施,那就是提前判斷大臣們可能會奏什麼事,尤其是之前可能會被內閣有心積壓,涉及到人事任免和錢糧排程的奏疏,預先以朱四的口吻進行批覆,如果對應上了就採用,不行就擱置,倒也沒有露出太大的破綻。
正值年關,該辦的事,在臘月底前基本都已辦妥,張佐和唐寅拼命遮掩下,一切風平浪靜。
……
……
嘉靖元年。
大年初一這天,眾大臣入宮去給新皇恭賀新禧。
因為有正德朝大年初一大臣出宮時踩踏導致群死群傷的事故,這次楊廷和特地讓眾大臣分批入宮賀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