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以仁制仁(第1/3頁)
章節報錯
甲子號考棚的考生,到現在都沒法平心靜氣認真答題。
一旦親眼見證如此高調的考生,那顆因比別人落後太多而懸起的心就很難再放下,這是要被刺激、打擊到體無完膚的地步啊!
要不是因為知道這是貢院不能造次,非出來跟這小子掐架不可!
“小秀才公,您先等等,小的這就給您彌封。”
關鍵是這些衙差還當陰陽人,在其他考生面前耀武揚威,在朱浩面前又是“秀才公”,又是“小的們”的叫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哪兒受得了?
朱浩神色淡然,等著衙差給他糊名卷子。
低調?
那是縣試時。
縣試可是他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要儘量低調一些,隨大流……為的是不讓同場考生非議,同時避免被考官有意針對,能夠順順利利透過童生考第一道關卡。
過了後……
管你們怎麼非議呢!
現在到了府試,從考官到考生都認識我了,一群人還點名要把我打壓下去,這時候再低調裝孫子?
你莫不是跟我開玩笑?
繼續保持低調對我還有何好處?
吭哧吭哧用一天時間才把文章寫完,別人背後指不定如何議論呢……瞧瞧這小子,縣試作弊,一到府試就露怯了吧?
既然低調沒意義,那就索性高調行事吧!
一個時辰把府試卷子答完交卷,朱浩率先走出考棚!
你們不是認為我沒能力嗎?
我就用活生生的現實告訴你們,我只用一個時辰答卷,答完後也不怕你們事後檢查我到底寫了什麼。
現在先讓你們自愧不如!
府試怕太過高調被考官針對?
會嗎?
這時候鄺洋名閒得沒事幹,來針對我一個縣試案首,已照例可以進學、妥妥的儲備秀才?就算你真的要“撥亂反正”,糾正你縣試時的“錯誤”,給當地士子一個說法,可你也要顧忌興王府的態度,是吧?
朱浩本事在那兒擺著,你看到人家真才實學出手打壓,不給興王府面子,只是為了照顧本地士子感受?
說笑呢!
縣試時已經讓儒生們難受過一次了,這次再讓他們難受一次,符合儒家中庸思想中磕著一個人死揍的理論,這難道不就是所謂的“仁道”?
儒家的“仁”會照顧別人感受?
別開玩笑了!
儒家的“仁”講究的是因循守舊、循規蹈矩、不思改變甚至抨擊變革,已經發生過的事就讓它再發生一次,定下的天理迴圈,就要無限期的迴圈下去,那才是儒家崇尚的“仁”。
我朱浩被一群儒生攻擊,不就是因為我改變了科舉場上論資排輩、稚子輕易不能過科舉的“天理”嗎?
你們推崇的不是少年成材,而是傷仲永,想看到我在府試中折戟沉沙,認為傷仲永才符合儒家至理。
你們用科舉場上的“仁”攻擊我,那不好意思,我便用官場的“仁”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