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議風波仍在發酵。

翰林院內卻一切如常,表面對朱浩沒有任何影響。

朱浩卻知道楊慎和餘承勳不可能一直隱忍不發,這天結束了一天修書事務,楊慎有意走到朱浩桌前,道:“朱浩,從你進翰苑後,都未詳加了解你,可否今日到你府上拜訪?”

這是要家訪了。

“嗯。”

朱浩微笑點頭。

出了翰林院,二人的馬車一前一後,抵達了朱浩在京師中的住所,一處看起來不大的院子,此處宅邸純粹就是起障眼法作用。

因為平時朱浩多去給朱四處理公務,這裡他四五天才回來一次,但只要有人來登門造訪,朱浩隨時都可以過來。

“倒也雅緻。”

楊慎抬頭看了一眼,隨朱浩走進院子。

老僕一名,乃是朱浩在京師僱請,對朱浩的事並不瞭解,卻也受於三的指點幫忙照顧院子內的一些雜務。

楊慎道:“聽聞令尊受封忠義將軍,為何你不想繼承祖上軍職?”

朱浩搖頭:“與閣下初識時,在下便提過,家族不允許,家大業大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精忠報國,很多人需要自謀出路。”

“哦。”

楊慎點頭。

與朱浩進到小廳內,裡面只擺了一張桌子。

老僕馬上去燒水。

朱浩道:“平時沒什麼客人來,茶葉果脯之類都沒有準備,還望楊翰林不要介意。”

“沒事。”

楊慎態度隨和。

……

……

屋子裡太熱。

二人就在院子裡坐著,朱浩拿起蒲扇隨便扇了幾下,楊慎則在朱浩面前緊繃著臉。

“吏部傳來訊息,說是要將質疑禮部議禮之事的新科進士張璁,調到南京為刑部主事,你如何看?”

楊慎果然直入主題。

朱浩搖頭:“不好……”

楊慎沒想到朱浩會有如此言論,還是在他面前,便追問:“你是替他可惜?還是覺得,不該這麼早將他外放,免得被人說是朝廷有意針對?”

“不是。”

朱浩嚴肅地道,“南京乃繁華之地,大明陪都,諸多官員在南京當差,眼下張璁不過是他一人鼓譟,勢單力孤,可當他到南京後,指不定會有多少人擁護於他,除非他不在朝堂,否則在何處為官,並不影響他繼續議禮,不是嗎?”

楊慎面色沉思。

“一點淺見,望楊翰林不要見怪。”朱浩笑道。

楊慎點頭道:“朱浩,你不必再稱呼我楊翰林,稱用修便可,你的見地……倒也別有深意。”

或是朱浩的意見很中肯,提到了張璁到南京可能會發展“同黨”,一聽就是在幫楊廷和掃清朝中大禮議的潛在對手,加上楊慎之前對朱浩的欣賞,以至於其從心底裡想跟朱浩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