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隊伍不好帶(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正如我之前所言,現在只有翰林院中的新科進士就範,對外間那些進士來說,他們仍舊有選擇站在陛下立場的機會,而不至於被人議論朝秦暮楚,更弦易轍,而我們要用來上那議大禮奏疏之人,也就是張璁,他在禮部中未受任何影響。”
朱浩安慰朱四。
只要楊廷和沒把所有進士拉下水,那找新科進士議大禮就依然可行。
按照原來的計劃展開即可。
“那什麼時候開始?”
朱四已急不可待。
朱浩道:“還是要耐心等待……陛下,現在您登基才剛一個月,何必如此心急非要一時三刻就解決問題呢?難道連年底改元時都不能等嗎?”
“朕不想等了!”
朱四又犯起了犟脾氣。
朱浩點點頭:“既如此,那臣就定下時間,六月初十之前,讓張璁將我們商定和草擬好的議大禮奏疏呈上,雖然急了些,但急有急的做法,但要提醒陛下,這只是個開端,想徹底解決問題至少要一年半載,甚至得等個兩三年,陛下到時可要有耐心。”
朱四一咬牙:“行,只要早點開始,至少有個盼頭,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處處受人欺負!太憋屈了!朕今天要看三場戲。朱浩,批閱奏疏之事就交給你了,朕今天沒心情看那些東西,尤其不想看到內閣的票擬……哼,他們都是一群王八蛋!”
……
……
皇帝排解鬱悶心情的方法,就是看戲。
對內閣不滿,就不看內閣的票擬,將批紅大權交給朱浩。
張佐很羨慕。
至少到現在為止他都很識相,知道自己處理國事上的能力相當欠缺,最多就是聽從內閣的建議,按內閣票擬原樣批紅,反而不如像朱浩這樣以皇帝口吻去改變內閣的想法,如此也讓新皇有種報復文臣的快感。
翌日。
六月初一朝堂上。
朱四瞪著前面兩排道貌岸然的大臣,心中的憤恨讓他覺得自己好像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恨不能把眼前這群人剝皮抽筋。
“陛下……”
楊廷和在工部冗長的奏事結束後,走了出來,想打破君臣間這種壓抑的氛圍,順帶將新晉翰林奏請皇帝收回成命的事提出。
朱四伸手打斷楊廷和的話:“楊閣老,你是不是想提醒朕,讓朕不要接母妃到京城?朕已看過昨天的奏疏,其中有一份讓朕很生氣,朕選拔的天子門生,居然連基本的孝義都不懂,認為朕接母妃到京城,違背了儒家的法統……難道楊閣老也認為,朕跟生母已無任何關聯了嗎?”
楊廷和沒想到眼前少年皇帝問出的問題如此犀利。
在這種群臣相逼的場合,也算是臨危不懼,所說的話聽起來像是氣話,卻也條理分明。
楊廷和道:“禮部自有公議,臣不敢妄斷。”
說完往後退了一步,意思是讓禮部尚書毛澄出來接茬。
毛澄很頭疼,卻只能硬著頭皮出列,義正詞嚴:“陛下,益王次子,受賜崇仁王,仁孝體國,當以其繼嗣於興王府,以保興王府香火不絕。”
朱四冷笑不已:“充任王比朕年歲都大,那他是朕的兄長,還是朕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