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親歷其中的旁觀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
大禮議在朝堂上出結果之事,朱四當天就遣張左告知朱浩。
張左雙目滿是血絲,顯得很疲累:“朱先生,您還是早些想辦法,讓陛下可以安全進出皇宮,這樣……也免得下面的人來回奔波不是?”
唐寅笑問:“張公公,這點辛苦就受不了了?”
“不是啊,唐先生,你是不知最近陛下有多勤奮,每日批閱奏疏都到很晚,朱先生給的條子又要在上朝之前看清楚,若是陛下能親自見到你們兩位,能省下不少事。”
張左顯然是在找藉口,因為他覺得自己太累了,長期堅持下去身體熬不住。
朱浩道:“陛下要出宮,從東華門走目標太大,臣僚入宮多走東華門,不如就從西華門出入,另外在西安門外設定一個官所,無須太遠,每次陛下出宮時讓朱指揮使親率兵馬護送,如此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陛下出宮,還要讓錦衣衛隨行?會不會……目標太大?”張左有些疑慮。
說好了秘密出宮,怎麼弄到最後還要搞個大陣仗出來?
朱浩搖頭道:“若是護送的人少了,陛下出宮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還得恪守基本的禮數,但也不能讓陛下身處險地,再便是讓袁侍郎的居所往那邊靠一靠,若是真有大臣得悉,陛下就推說是出來找袁侍郎商談國事。”
張左瞪大眼,看來又要把袁宗皋推出來當槍使啊!
雖說現在跟袁宗皋一致對外,但能暗地裡坑袁宗皋一把,張左想想心裡都一陣舒坦。
讓你老袁過去兩年把我壓得死死的,現在陛下要出宮,若被大臣知曉定要找個由頭,不讓你當替罪羊誰來當?
難道告訴天下人陛下出宮是為了找昔日同窗好友朱浩問策?
“好,好,那咱家回去後就跟陛下說。”
張左道,“那議大禮之事……”
朱浩笑道:“不用著急,陛下登基日短,這件事可以等時間推移而水到渠成,不如先考慮用重金賄賂一下楊閣老和毛尚書。”
“啊?這……管用嗎?”
張左沒想到朱浩會出這麼“下三濫”的招數。
皇帝賄賂大臣?
還是直接賄賂始作俑者楊廷和跟毛澄?
這肯定不好使啊!
朱浩道:“計不在成,而在心誠,以此也讓楊閣老和毛尚書知道,陛下用意有多堅決,不以如此緩和方式告知,難道非要每次在朝堂上針鋒相對?彼此給個臺階下,不至於撕破臉。”
張左恍然道:“對對對,給重金相賄,也算是陛下表示誠意,真要事成的話非得楊閣老和毛尚書鬆口,真鬆口多給一些金銀財帛又算得了什麼?朱先生通曉人心,佩服佩服。”
……
……
張左立馬回去報告。
唐寅望著張左離開的背影,搖頭嘆息:“你現在說什麼他都說你對,也不知現在的朝堂,是陛下做主,還是你在做主。”
朱浩臉色一肅:“話可不能亂說。”
唐寅笑道:“不過賄賂大臣……這主意虧你想得出來,任何作用都沒有,徒惹人恥笑,你就不怕讓陛下面目無光?”
朱浩道:“陛下太強勢也不是好事,我這是在給陛下塑造一種可通融的親民形象,做事要有目的性,有時候不一定為了事成,能達到別的效果也行。”
朱浩沒好意思說,我不過是按照歷史教朱四做事。
歷史上第一次大禮議被駁回後,嘉靖皇帝就是以賄賂毛澄等人的方式,試圖說服他們,最後雖然事不成,但毛澄等人還是做了一定變通,或是感覺到皇帝都用到賄賂這種極端方式了,讓皇帝沒面子對大臣沒好處。
皇帝顏面無光,應該擔心的人不是他朱浩,而是令皇帝丟面子之人,也就是毛澄等被賄賂的當事者。
皇帝都要下作到給你們錢財讓你們通融了,你們還好意思堅持下去?到底誰是君誰是臣?你們以後還想不想當官了?
“這幾天我幫陛下批閱奏疏,方略和言辭等都略顯激進,估計陛下在朝堂上要遭受考驗了,希望陛下真的看了我列的單子,不然被楊閣老他們突起發難,聖顏更是掛不住啊。”
朱浩笑了笑。
如同旁觀者,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