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官當,有肉吃(第2/3頁)
章節報錯
自那之後,張璁便平步青雲。
朱浩可以對朱四提出大禮議的議題,但絕對不能由他親自出手,在皇帝和自己根基不穩的情況下,楊廷和完全有能力把不識相的人調到一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難道朱浩要做好先遠離小皇帝三年的思想準備?
歷史上該是張璁提出的,就算我朱浩來了,還是得把這個寶貴的機會讓給他。
但說法就有所不同了。
歷史上你是憑個人好惡上奏,這次卻是我來充當幕後軍師,也讓朱四知道,其實我才是始作俑者,到時功勞咱倆一起分,楊廷和的懲戒卻得你一個人來扛……但我可以承諾,將來定會讓你有機會躋身中樞,為朝廷效命。
跟我幹,有官當,有肉吃。
……
……
回去後。
轉眼到了下午,唐寅從公孫衣那兒聽說此事,跑來問詢朱浩相關情況。
“這個張秉用,我特地幫你打聽了一下,在江南時就是個刺頭,年老心不老,喜歡與人爭論,與世俗格格不入,但其操行還算不錯,值得交往……朱浩,你為何會對其那般瞭解?”
唐寅聽說朱浩主動接近張璁之事,心中好奇,幫忙打聽了一下。
朱浩道:“我看他仗義執言,做了我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這樣的人哪怕只是個舉人,年歲稍大……呵呵,再怎麼也不如唐先生你年歲大吧?”
唐寅嘴角撇出個冷笑:“莫非又讓你小子看中,想介紹給世子不成?”
“又?”
朱浩笑嘻嘻地盯著唐寅,好似在說,是不是想說這是在繼你之後的第二個?
唐寅本想跟朱浩好好討論一下江南士子風評,還有哪些人水平高,名聲大,可以推薦給朱四,見朱浩如此促狹,也就懶得說了。
“馬上會試了,我幫不到你什麼,相比於之前你所經歷的考試,更加註重經義和文章,這次則注重你腹中韜略,尤其是策問,涉及家國大事,往往策論居上者,才能上榜。”
唐寅鄭重其事提醒。
大概意思是,你別總盯著四書、五經看,還得多注意一下國計民生,尤其時務策方面的內容,經史策你可以有很好發揮,但時務策講究的是契合考官所想,能給閱卷者啟發,很不簡單。
朱浩點頭:“這些我自然明白。”
唐寅嘆道:“我不過只參加過一次會試,從見到你,便知你對我那一屆會試已有深入瞭解,問題並不出在我的文章優劣,而在於考場外的事……一道題的成敗,或關乎到整場考試。
“好了好了,若你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幫你找人問詢……你也知我曾拜在王中堂門下,如今王中堂雖已不在朝中,但京師門生故舊不少……”
唐寅口中的“王中堂”,乃是正德初年入閣的大學士王鏊。
只是王鏊正德四年就休沐回鄉,也是南直隸吳縣人,與唐寅是同鄉,早年唐寅仰慕王鏊,曾多次登門拜訪,透過王鏊的關係在朝中認識了一些人。
但這種認識……
“先生,你在京師的日子不好過,我就不為難你了。”
朱浩很想說,你能去拜訪誰?
如今誰都不稀罕見你,你還想找人幫我參詳?你的好意心領了,但你我都不要做那種強人所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