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月十八。

寧王回援船隊已深入鄱陽湖。

此時王守仁兵馬已在贛江口嚴陣以待,寧王期盼的跟南昌守軍裡應外合擊破討逆兵馬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因為即便此時南昌城還沒有被王守仁攻陷,但寧王留守兵馬怯弱不堪,根本不敢出城與王守仁的兵馬正面交鋒。

王守仁只是派出少量兵馬在南昌城外牽制,隨後主力順贛江而下,調往鄱陽湖一線迎擊,大戰一觸即發。

當天晚上,寧王大軍後隊某條運兵船上。

寧王妃結束一天漂泊,船隻停靠後,她本想好好上岸休息一番,卻被丫鬟告知有人送來信函。

寧王出征跟別人不同,他把妻兒老小全都帶在身邊,名義上是帶兵攻陷南京後,直接在南京稱帝,不用再回家接家人,直接就可以敕封,昭告天下。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後院起火,把家眷帶在身邊比較放心,不用擔心家人隨時被朝廷捉拿成為人質,令自己的戰略束手束腳。

如此做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分出一部分人馬來保護這些沒有戰鬥力的親眷。

這些運家屬的船隻,基本都跟在大軍後面,出征安慶他們遠遠地墜在後邊,現在回援,他們依然在船隊最後方。

這樣便給了朱浩通風報信的機會。

“誰來的信?”

寧王妃有些好奇。

這種時候,通訊還能正常?

難道是寧王在前線過度想念,給她寫的信?

丫鬟遞交過來道:“乃是戲班的龍班主靠岸時收到的,他讓人送給護衛,再由護衛轉交過來,說是王妃您的一位故人所寫。”

此時雖然寧王妃身邊護衛不是很多,但基本的保護還是有的,大軍出動,地方上殘留的少量朝廷兵馬不敢襲擾寧王大軍後方,防備相對鬆懈,這樣也就有了通訊機會。

朱浩讓陸松找來通訊之人,正是之前曾在安陸為朱浩唱過戲,後來代替朱浩的戲班賣給寧王府的龍班主。

龍班主這個人……雖然沒多少義氣,但好在見錢眼開,朱浩使夠了銀子,他就能辦成事。

再加上送去的信函,從字面上根本看不出什麼額外的涵義,分明就是一位故人出於想念,送了一封好似“情詩”一般的東西,而本身寧王妃跟南昌地方士子交情深厚,寧王更是借妻子惜才、愛才的名氣,招攬了一大群狂蜂浪蝶般的讀書人,為他賣命。

寧王一直都將婁素珍當成棋子在使用,這封信在外人看來,說不定就是哪個狂妄書生寫來的情書呢。

“這……”

等婁素珍將信開啟後,馬上認出,這是唐寅的字跡,她立即側頭問道:“杏花,來人呢?”

名叫杏花的丫鬟回道:“來人沒有上船,連龍班主也沒有資格上船,只是送來這樣一封信。”

這就讓婁素珍鬱悶了。

信在手上,也明知是唐寅所寫,但內容……卻有點雲裡霧裡,看起來很悲傷,但現在她雖然忐忑不安,但沒到詩中傷心欲絕的地步,只是那詩讓她越看越覺得迷惑……就像是藏在心中的一股旋律,連韻腳都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