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器重(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袁宗皋想挑撥我們師徒跟世子的關係,可問題是人家興王又不是閉目塞聽的昏庸無能之輩,對於世子課業的情況有著清楚的認知,明白對世子課業輔導最多的不是我,也不是新來的儲教習,而是朱浩,誰讓朱浩才是平時陪世子長大的同學兼日常輔導功課的先生,還兼學習榜樣呢?
“咳咳咳……”
朱祐杬說到這裡,又劇烈咳嗽起來。
張佐一臉關切:“王爺,您還是多休息靜養,這邊的事有兩位長史在,不會出問題。世子課業,也會由幾位教習,還有朱浩這個小先生教導,一定不會耽誤。”
朱祐杬咳嗽稍微平復,用欣慰的目光望著在場眾人,頷首道:“我的病情,自己心中有數,只希望諸位好好栽培世子,助他走上正途。”
……
……
朱浩和朱四一前一後,同樣參加了張邦奇舉行的考試。
朱浩獲得了功名,朱四則得到了張邦奇的肯定,這讓朱祐杬非常欣慰,而且在這之後,興王府並沒有懈怠世子的學習,反而因為興王自知大限將至,要求對世子課業要求更加嚴格。
也許當父親的在想,若是我走了,兒子少了管束,那時他是否願意讀書還另說。
就好像我那皇帝侄兒,在他爹過世後,不是如脫韁野馬般就此誰都拉不住?如果我兒子將來也這樣,那可如何是好?
於是乎……
朱四進入一段近乎魔鬼訓練般的讀書生活,起早貪黑。
不再學基礎的經籍理論,而是專門學寫文章,指導最多的仍舊是朱浩。
轉眼已到八月底。
這天興王突然召集王府中主要官員和幕僚去書房議事,特別指出朱浩一起去。
唐寅與朱浩一同前往時感慨不已:“看來興王覺得你將來註定會成為世子左膀右臂,希望從現在開始,你就要更多地參與到王府日常事務中來,這是為將來王位傳承做準備。”
這種話,也就老少二人私下裡說說。
王府對外統一的口徑,還是說興王的病會逐漸好起來。
這次再見興王,還是那般,咳嗽個不停,當然病情也沒顯得有多惡化,看上去精神還有少許好轉。
等所有人到齊後,袁宗皋說明這次召集會議的目的。
“……本月初一,當今聖上突然微服現身於昌平,欲出嘉峪關,為巡關御史張欽所阻,寧死不放聖上過關門,如今陛下已折返京師,似有再出關之舉。朝野多有議論,乃因如今內閣重臣靳少傅已致仕,首輔大學士楊閣老仍未回朝,陛下之作為已難為世人勸阻。”
唐寅問道:“那袁長史之意,是興王府上奏勸諫?”
在場之人中,能直接這麼提出問題的,好像只有唐寅了。
他在興王府體系中屬於另類,不需要受那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問話從來都這麼直截了當。
袁宗皋看了朱祐杬一眼,發現興王無特別表示後,這才點頭:“是有此意。”
張佐明顯提前參與到跟興王的秘密商談中,道:“諸位,當今聖上尚未立下儲君,如今之舉非常突兀,此時興王府當勸說聖上以國事為重,不當不興兵時興兵,以貿然之舉亂大明綱常。”
這話說出來,問題就有點尖銳了。
或許是張佐沒太多學問,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情況卻是皇帝正在興頭上,誰敢上奏勸說?興王府更不能出面,尤其不能拿皇帝沒有立儲君這件事開講,不然的話,這本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興王府對大位有覬覦之心嗎?
朱浩在旁卻聽出一些難明的意味。
歷史上正德十二年八月初一,朱厚照出嘉峪關而不得,之後在當月十三悶悶不樂回到京師,都以為他會消停下來,結果八月二十三他就再一次西進,趁著巡關御史巡查白羊口不在嘉峪關時,直入關口,並在九月初一抵達宣府。
現在都已經是八月二十九,不出意外的話,這會兒估計皇帝一行已宣府城關在望了。
興王府居然還在討論要不要勸諫皇帝?
你們可真是後知後覺……
不過想來這時代訊息傳遞速度沒那麼快,再加上這次皇帝出嘉峪關,朝廷一定不敢聲張,怕被韃靼人知曉派兵截殺,興王府自然也就矇在鼓裡。
------題外話------
今天繼續三更,天子求一波訂閱和月票,感激不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