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中秀才當天。

家裡邊也在焦急等候訊息,等官府報喜的人到來後,朱娘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三夫人,恭喜了,貴府少爺中了本縣生員,還是案首。武勳之家出了一位小狀元郎啊。”

“那是三夫人教得好。”

“以後朱三夫人的誥命,靠兒子就能得到,這是多少人期盼不得的事情?真是有怎樣的娘就有怎樣的兒子……”

街里街坊都過來圍觀。

當天店內張燈結綵,東西都不是朱娘提前準備的,而是臨時採買,不過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點花銷在朱娘看來完全值得。

隨後孫家送謝禮的人也來了,派了足足二十多人的大隊伍,大箱小箱的東西一直往鋪子裡抬。

朱娘和外面湊熱鬧的人這才知道,原來朱浩不但自己考中秀才,連他新收的學生,一個叫孫孺的商賈子弟也在這次院試中成功過關。

可能是孫家老太太對自家孩子的學業不太自信,孩子突然考取生員,對朱浩的謝禮自然豐厚無比。

這又讓街里街坊發出各種羨慕嫉妒恨的讚歎。

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

卻說朱家莊園,有關朱浩考中生員之事,也傳了過來。

朱嘉氏把除了朱娘一家外,其餘三房人的主事者都給叫了過來。

姜詠荷、朱萬簡和朱萬泉齊聚,後面還跟著個灰頭土臉的朱彥齡,除此之外就是劉管家和鋪子上幾名掌櫃。

“……看看你,讀書讀了這麼多年,連你本家弟弟都不如?哪裡還有臉出去喝酒找女人?”

朱嘉氏對著長孫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痛罵。

朱彥齡心中很不服,卻咬牙硬挺著。

同一屆參加院試,不但朱浩透過了,連朱浩那個屢受嘲諷的書呆子學生也順利透過,這件事馬上成為城裡城外士紳百姓的談資,而朱家這邊朱彥齡一直都是朱家第三代的希望所在,現在卻一次次讓家裡人失望。

朱萬簡頭撇向一邊,嘴裡道:“有什麼娘,就養什麼兒子。”

分明是在嘲諷姜詠荷。

但姜詠荷不為所動,閉著眼,手裡擺弄著佛珠,好似事不關己一般,就算兒子被老太太叱罵,她也懶得睜眼去看上一眼。

朱萬泉道:“娘,其實朱浩……才學一直都很不錯,加上他是縣試案首,照理說可以穩穩地獲得一個進學資格……以後孩兒與他同在州學,會考校他的學問……”

“還有你!”

朱嘉氏瞬間把怒火燒到小兒子身上,“當叔叔的,居然跟自己半大的侄子當同窗,還有臉在這裡提出來?”

朱萬泉不明白為何今天老孃跟吃了槍藥一般,見誰噴誰,卻為何對以往最看不過眼的二哥視而不見?

以前不都是不知道噴誰,先罵罵老二解解氣再說嗎?

怎麼我這個朱家第一個秀才,卻成了老孃撒氣的目標?

朱萬簡道:“老四,不是為兄說你,你都考了兩次鄉試了,依然榜上無名,你讓咱朱家的臉往哪兒擱?你說下次若是小浩子直接考中舉人,而你卻沒考上,那朱家以後乾脆讓小浩子孃兒倆來當家得了!”

這話……

很不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