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明一走,兩人輕鬆許多。

唐寅望著朱浩道:“你這下又把生意做到襄陽去了……但我思慮後覺得,你未必要牽扯進如此糾紛中。你已經賺了那麼多銀子,為何還要趟此渾水?跟興王府的採購生意,多是來自於蘇東主給你帶來的便利,而跟襄王府做生意……蘇東主怕是沒法幫助你啊。”

以唐寅之意,人家蘇熙貴是覺得興王府中可能出真龍,所以才會犧牲利益便宜興王府。

要是跟襄王府做生意,蘇熙貴怎可能還會做虧本買賣?

“先生,你沒做過生意,不知這行商的要訣是什麼……襄王府做塌房生意,要的是生意渠道,我給他介紹渠道,順帶解決兩家王府的糾紛,可沒想過從中賺銀子……我的目的,是讓興王府覺得,我作為王府中人,做生意並不是唯利是圖,而是能以此幫到興王府。”

朱浩說話七分真,三分假,但外人卻看不出其中端倪。

按照常理,朱浩不該把生意往襄陽引,一旦襄陽發展起來,安陸將慢慢失去江北商業中心地位,他名下的塌房生意也會大受影響。

但實際上,從無到有培育一個商貿中心,能賺到的錢絕對很可觀,就看具體如何操作。相比於安陸,襄陽地理位置更好,五百料的大船可以從大江直接駛到襄陽碼頭,此後不管是走陸路或是換小船至河南南陽府再登陸北上,可選擇面更多。

實際上就算沒有朱浩這隻蝴蝶的翅膀煽動,到了明朝後期,襄陽也會慢慢取代安陸的商貿中心地位,成為真正的南北商貿樞紐。

此時朱浩想要告訴唐寅的是,如果人人都秉承儒家因循守舊的中庸思想,那這世上就沒有行商之人,都安心當農民守著一畝三分地靠天吃飯去了,商貿不是靠保守就能賺錢……你有你的想法,但別干涉我的決定。

而且先不論我是否賺錢,我至少賺到了興王對我的信任,也免得以後被人說,我朱浩藉助做生意賺王府的銀子,讓人覺得我留在興王府別有用心。

“隨你吧。”

唐寅雖然也中庸守舊,但有一點好,那就是他思想開明。

我提醒過你,聽不聽那是你的事,我不會強行改變什麼。

也是唐寅這一生隨遇而安的際遇,形成了他這種從不與人爭的性格,看起來很是灑脫。

……

……

翌日清早。

唐寅與駱家父子帶著大批侍衛殺往襄陽和安陸交界處,一次衝鋒就把田地給拿了回來。

在搶回土地這件事上,朱浩覺得興王府實力完全夠了。

興王府這兩年風頭大盛,連帶著王府中侍衛士氣都很高,畢竟一場剿匪之戰,讓很多人都擁有了比現在的官職更高的待遇。

再加上那場剿匪戰,讓王府上下有了信心,襄王府已是昨日黃花,最近幾十年都要死不活的,怎麼跟全盛時期的興王府鬥?

到天黑時,唐寅便在幾名侍衛陪同下回到興王府,同時押回來襄王府留在田地內的“人質”,卻一個在職的軍人都沒留,全都是佃戶,不多不少正好十人。

“這群王八羔子,糊弄我們是吧?說給十個就十個,還全沒軍職在身,我們被他們扣押的人中可有儀衛司的弟兄呢。”

蔣輪出來迎接唐寅,得知情況後,嘴上罵罵咧咧。

同時跟著一起出來的典寶正楊秀問道:“不知王府幾時派人去接洽,把我們的人給要回來?”

唐寅道:“眼下不用著急……要創造兩家王府紛爭的假象,就得互相留下人質,讓人以為兩家已然勢成水火,若是一早就把各自扣押的人給交換,這局恐怕輕易就被人看破了。”

楊秀不太能接受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