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杬書房。

上京送皇帝千秋節賀禮的隊伍即將起行,卻到此時,王府中主要人員還不知道賀禮究竟是什麼。

張佐拿出一方木匣,當著諸多王府官員的面,將其開啟。

等朱祐杬從裡面拿出一枚玻璃彈珠後,在場人等才知道,原來給皇帝的貢品居然是琉璃球?!

“王爺,這是朱浩讓人制作的一百個琉璃珠,其中有各種顏色的夾心,寓意為富貴吉祥……這……朱浩是進獻給王府的,並未收取任何錢財……”

張佐說這話的時候,吞吞吐吐,氣勢全無。

在場很多人都在竊笑,興王讓你準備半天,結果你就拿一堆琉璃球湊數?還富貴吉祥呢,這玩意兒送出去也不嫌寒磣。

朱祐杬也在皺眉,仔細端詳後問道:“此等物件兒,能作為賀禮進獻京師嗎?會不會……草率了一些?”

袁宗皋走出來笑道:“興王,王府送陛下壽誕賀禮之事,本就不應當寄託在朱浩一人之身……以老朽所見,應當再行斟酌。”

張佐苦笑著反問:“袁長史啊,這都什麼時候了?再斟酌來得及嗎?”

唐寅好奇地道:“這琉璃珠晶瑩剔透,乃是不可多得的妙品,世間罕見,為何不能作為貢品?”

一些人都在打量唐寅。

你唐寅是真不知道?

還是裝糊塗?

蔣輪心直口快,當眾說道:“唐先生,你不會沒見過此物吧?平時世子和朱浩他們,都拿來作為戲耍之物,以朱浩所言……此物好像是用製造琉璃鏡的下腳料所造,這……能有何稀罕?”

“哈哈哈……”

那些王府長史司的官員本來就看唐寅不順眼,聞言自然要大肆嘲笑一下,以體現出他們心中的愉悅。

唐寅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王府中人判斷琉璃球不值錢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曾見識過,覺得這東西朱浩隨隨便便就能製造出來,這世間都是講究物以稀為貴,大家夥兒見多了,自然就不覺得有多金貴。

可問題是,就算王府的人見過,可民間的人沒見過啊,京師的人自然也是沒見過的。

“這樣吧,後院珍寶閣內還有一件先皇御賜的玉如意,眼下只能將其作為賀禮,送至京師。”朱祐杬說道。

在場的人都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

大行孝宗皇帝賜予的玉如意,你現在要拿去送給當今皇帝當壽誕賀禮?這都不算是借花獻佛慷他人之慨了,分明是要物歸原主啊!

但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

在場袁宗皋、張佐和唐寅都沒有發表意見,別人就要琢磨一下,若是此時反對,可是能拿出更好的東西作為貢品?

沒有主意就只能把話給憋回去!

“既如此,那事情便如此定了。”

朱祐杬見沒人反對,嘆息道,“孟載,往京師道賀之事,就交給你了。讓駱典仗與你同行。”

“是。”

蔣輪躬身領命。

或許是蔣王妃有意讓這個過繼來的弟弟有表現機會,這次送賀禮之事依然交給他,陪同護送的仍舊是王府中經常幹髒活累活且不辭辛勞的駱安,送貢品的隊伍算是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