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

安陸之地開始秋收,王府上下忙碌起來。

就在此時,一個突然而至的訊息,打破了朱浩所在小圈子的寧靜。

公孫衣派人傳話回來,說他考中了舉人!

訊息不是傳到家裡,而是透過朱浩派去省城跟人洽談生意的人傳回來,先送到王府,為唐寅和朱浩所知。

“你再說一遍,鳳元他……考中舉人了?”

唐寅聞言非常吃驚。

朱浩道:“信上就是這麼寫的……送喜報的人還沒到,估計也就這一兩天的事情吧,我打算先去找師孃,通知她這個好訊息,你要不要一起去?”

唐寅本想把信接過來看看,不想朱浩一縮手,將信收了回去,大概意思是你不方便看。

唐寅皺眉不已:“朱浩,你不是說鳳元他……才疏學淺,考舉人還需要再過個幾年嗎?”

“或許是公孫先生超常發揮呢?”

朱浩臉上帶著笑容,“你去不去?”

唐寅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但現在公孫衣沒回來,朱浩又不跟他詳細解釋,一時不得要領,只好道:“走吧,一起。”

……

……

唐寅隨朱浩一起往女學堂去了。

路並不遠,本來就是朱浩為防止自己平時來往於王府和實驗室、工坊距離較遠而產生不便,選址時便有這方面的考量。

路上唐寅忍不住再次問詢究竟,朱浩只是隨口敷衍。

到了女學外,聽裡面傳來女孩子讀書的聲音,在這時代,這種女子讀書聲非常少,整個大明估計沒幾個人會像朱浩這般開辦女子學堂。

“小東家,您這是……?”

公冶菱聽到敲門聲過來開門,見朱浩帶著唐寅前來,好奇地問道。

平時朱浩很避諱來女學堂這邊,即便他是東家,又只是個孩童,但始終在這男女大防的時代,還是儘量避免接觸,這也是為裡面讀書的女子聲譽考慮。

朱浩道:“麻煩知會公孫夫人一聲,就說我來了,有關公孫先生的事要跟她說。”

“嗯。”

公冶菱轉身往教室去了,院門洞開。

但朱浩和唐寅並沒有進到院子裡,而是在門口的弄巷等候。

過了半晌,公孫夫人從裡邊出來,眼神中帶著些許好奇。

丈夫去省城考試,要麼是丈夫自己回來通知考中與否,要麼是報喜的人來……雖然後者可能性不大,但始終不該是朱浩和唐寅來。

“唐先生,東家,您二位造訪,卻是為何?”

公孫夫人行禮後問詢。

朱浩笑道:“師孃,恭喜了,剛得到訊息,說是公孫先生考中本屆湖廣鄉試第六名,參加完鹿鳴宴後當日便歸,預估再有個三四天便能抵達安陸。”

“什麼?”

公孫夫人整個人都懵了。

連唐寅都帶著些許不解:“朱浩,你是說……鳳元他考中鄉試第六名?”

這成績在唐寅聽來……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