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水位暴漲,沿岸州府都受了災,只有安陸州組織了人手前去護堤,但這是個容不得絲毫馬虎的差事。

接下來幾天,哪怕是任何江段出問題,都可能會引發潰堤等毀滅性的災害。

雖然州、縣衙門對此置之不理,但有興王府號召,年初剿滅賊寇之事上興王府已贏得人心,此番王府反應迅速且不顧自家利益,堅守所有危險河段,本地士紳百姓全都衷心擁戴,即便官府沒有出面,抗洪救災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展開。

大水後第三天。

洪水依然在肆虐,但江面水位開始下降,一些瀕臨決口的江堤在緊急投擲沙袋並搶修加固後,化險為夷。

這天早上朱浩代表本地商戶,上河堤向參與抗洪救災的百姓發放慰問品,末了前往護堤指揮部,也就是一個茅草棚裡,見到了幾天堅持下來已疲累不堪的唐寅。

“還好,還好……”

唐寅睡眠時間嚴重不足,說話有些語無倫次。

朱浩問道:“這兩天唐先生沒回去休息?”

唐寅搖頭:“昨天下午回城睡了兩個時辰,實在放心不下,傍晚就回來了。”

居然這麼有責任心……

這是朱浩之前沒想到的情況。

讓一個落魄半生對仕途失望的老儒生,重燃為國為民的責任心,朱浩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比改變歷史更加牛逼的事,那就是重塑了一個消極面對人生的窮書生的世界觀。

唐寅帶朱浩出了棚子,前去檢視就近幾處出現險情的堤壩。

但凡二人路過之處,所有人都笑臉相迎,或抱拳,或鞠躬,致以崇高的敬意,唐寅出現的地方,無論是王府的侍衛、工匠還是普通百姓,一個偷懶的都沒有。

“水位總算下去了些……”

唐寅臉上帶著幾分安慰。

朱浩看著江水滔滔,笑道:“怎麼樣?先生你成就感滿滿吧?在你的帶領下,安陸這幾十裡堤壩都沒出任何狀況,相反,漢水上游和下游都出現了大量財產和人畜損失,這都是先生的功勞。”

唐寅擺擺手,隨便在江堤上找了塊大石頭坐下:“不敢居功,這功勞應該屬於你才是。”

朱浩搖了搖頭,隨即輕聲道:“我聽說今日興王會帶世子上江堤來視察,你該做一下準備。”

“興王?你是說世子也會跟著來?”唐寅很意外。

剿滅盜寇時,興王也曾親臨城頭,不過那是在戰事已確定勝利後,並沒有帶上世子。

現在興王居然攜帶朱四前來江堤視察,就不怕出現危險?

朱浩道:“我從醫治興王的大夫那兒瞭解到,興王近來身體狀況欠佳,動輒臥榻不起,大概他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便琢磨早些將世子培養成才,很多時候哪怕疲憊辛苦,以及會冒一些風險,他還是義無反顧這麼做。”

唐寅微微頷首,表示明白了。

正說著話,堤壩後方有喧鬧聲傳來。

唐寅急忙起身,以為是興王府來人,卻在陸松過來通報後方才得知,來的是州衙的人。

“乃是張知州帶人來了,說是來堤壩上走走看看,慰問參與抗洪救災的百姓。”陸松說話語氣帶著些許不屑。

唐寅道:“這算什麼?事後來撿功勞?”

陸松請示:“先生見還是不見?”

“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