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內幕訊息(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縣試第一場至關重要,閱卷時比較嚴謹,但通常三天內必定能發案公佈成績。
考試結束後第二天,朱家派人前來,卻並非是之前張揚跋扈的朱萬簡,而是文質彬彬、對朱家三房沒什麼敵意的朱萬泉,他來時也沒帶什麼隨從,就像是進城來辦事,順道拜訪朱娘。
“……也不知朱浩這一場考得如何?按縣試規矩,只要第一場透過,就可以參加府試。”
朱萬泉乃是生員,年歲不大,在朱家屬於與世無爭的那種。
朱娘苦笑著回答:“小浩他考完後並未歸家,留在王府,未及問詢情況。”
朱萬泉不解地問道:“既都考完了,為何不回來?”
朱娘對這個本家四弟還是帶著一絲警惕,語氣中帶著迴避:“說是接下來還有幾場考試,在王府中能安心讀書,再便是若透過縣試的話,府試接踵而至,需要好好備考……一切都是為了早些進學。”
“原來如此。”
朱萬泉點了點頭,突然想到什麼,嘆道,“王府中教習,至少都是舉人和進士,教書育人方面經驗豐富,既然他們覺得朱浩小小年歲便可參加縣試,定是認為他有此實力。以往縣試中,只要有名師教導,不難透過……就看他的文章是否能中考官的意。”
相比於朱家對朱浩考科舉的反對,朱萬泉在這件事上卻站在了朱家三房的立場,全力支援。
而且他覺得朱浩有實力。
朱娘抬頭問道:“四叔之前有考校小浩的學問,他透過縣試……到底有幾分把握?”
在這件事上,朱娘沒多少自信。
兒子在王府讀書,看似一片坦途,但畢竟進王府不到兩年時間,開蒙時間也只有這麼長,居然就能去參加科舉?
那科舉的門檻是不是太低了一點?
朱萬泉搖搖頭道:“那日並未正式考校小浩學問,不過他察人於微,見地非凡,顯然他的師長在教導讀書以及做人方面,都有建樹。對了三嫂,一直沒問清楚,朱浩的先生到底是哪一位?說是姓陸,可為何此人……從未聽聞過大名?”
之前唐寅進王府當教習時,朱娘曾對朱家說,兒子的啟蒙恩師為“陸先生”。
作為朝廷派駐安陸的密探,朱家負責調查興王府的一切秘密,但就是這個“陸先生”,怎麼查都不得要領,此人就像是憑空出現。
堂堂舉人,怎麼都有點名氣,比如說是哪年哪一屆中舉,鄉試多少名,座師為誰,同窗有誰……
到了舉人這層級,各地縣誌都會有記載,歷史將會留下其名諱,有案可查。
朱娘聽到朱萬泉對朱浩老師的稱讚,心中多少有些安慰,畢竟她很清楚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寅,雖然她一介婦人對於才名什麼的沒有直觀的認識,卻也明白,既然人家名氣那麼大,總歸有點真本事吧?
這不本家四弟都覺得朱浩的先生有能力,不但教會兒子讀書,還教導兒子做人。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只知他是王府聘請的當世大賢。”
朱娘當然不會出賣唐寅,只能避重就輕回答。
朱萬泉點頭:“若有機會的話,真想拜訪一下……另外我聽說,本州前學正,姓範的名儒,如今就在王府教書,傳聞他跟王府中一個孩子打賭,那孩子說要栽培一名童生成為生員,三嫂可知此事?”
安陸不是什麼大地方,一點小事就傳得沸沸揚揚,朱萬泉作為讀書人,還是生員,經常進城參加文會,當然聽說了這件事。
朱娘搖頭:“從未聽聞。”
這點她倒是沒說謊,本來事情就與她無關,朱浩也不會跟母親細說與本州前州學學正打賭之事,不然朱娘肯定會覺得兒子目中無人,嚴加訓斥。
朱萬泉笑了笑,道:“想來可能是王府中地位尊貴之人,不太可能是小浩……他有何能力栽培一個已過府試的童生?”
本來朱萬泉也懷疑傳聞中那個孩子是自己的侄子,可朱浩畢竟才九歲,連縣試都沒過,能跟大儒範以寬打賭?
範以寬有多心高氣傲,作為州學的學生,朱萬泉當然清楚,那等於是他半個先生,在他看來,範以寬跟孩子打賭這件事本來就很荒誕,有可能那孩子就是王府世子,地位才對等。
若是跟朱浩打賭……
除非範以寬瘋了。
朱萬泉這趟來,明顯不是為了給孤兒寡母找麻煩。
朱家之前出手阻止朱浩參加縣試不得,眼下已經考過試了,再要出手也應該等到縣試後確定朱浩沒有透過,那時才有理由登門來嘲弄朱娘母子不安分守己。
“三嫂,若是朱浩回來,有時間讓他多與我出門見見本縣儒生,對他學業增益多有好處。”朱萬泉起身要走,順帶發出邀請。
朱娘自然不會同意讓朱浩跟朱家長輩出門,免得被朱家人鑽空子。
但面對朱萬泉她可不會拒絕,點頭道:“等他回來,會跟他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