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眼不見為淨(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寅不再充當為朱浩選書的“先知”,而是老老實實做起了隨從。
想看書?
自己去拿,喜歡什麼就拿什麼,只是以我唐寅的名義幫你帶出來,你看完後及時歸還便可。
而後幾天,唐寅驚喜地發現,朱浩居然不在課堂上睡覺了,而是專心讀書,雖然看上去是一目十行那種不太專注的樣子,但讓唐寅有種“這小子終於迴歸課堂”的感覺。
一個先生看到學生用功讀書,長期積累起來的挫敗感會消弭很多,多少生出一種終於把壞學生帶入正道的成就感。
但這幾天,唐寅接連帶朱浩到書庫拿書,專司看管書庫的守衛覺得唐寅看書速度未免太快了。
“陸先生,您看要不這樣,您一次多帶幾本書出去,免得這麼來回跑,或者這書庫鑰匙乾脆交給您,您何時來拿都可。”
書庫守衛有些不厭其煩。
你唐寅不就是名氣大一點麼?
興王允許你閱覽其藏書,你就這麼一天幾本幾本的看,每次還讓我跑腿?給點面子好不好?能不能別總折騰人?
唐寅看出書庫守衛對自己很信任,但關係到一些原則問題,他不會蹬鼻子上臉。
唐寅做出妥協:“那這樣吧,我一次多借幾本,但一定隨借隨還,別的……在下實在不敢僭越。”
他始終明白,自己只是王府請來的幕僚,在長史司沒有正式的職務,也就是沒有官身。雖然王府中很多屬官連舉人都不是,從功名上來說不如自己,但他唐寅才是王府的外人,而眼前這些看起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在王府生活了十幾年,算是不可得罪的地頭蛇。
……
……
書照借,朱浩照看。
平時唐寅不在的時候,由公孫衣過來授課和監督學生自習,最近他進步很大,在唐寅“領導”下,公孫衣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授課,經過近一年的總結整理,公孫衣現在也開始有了點名師的樣子,教授孩子不再像之前那麼頻頻露怯。
隨著教授學問進一步深入,朱三這個平時看不起公孫衣的小女孩,都收起了之前的輕慢。
朱三跟京泓和朱四的課業差距逐步拉大,已在往陸炳的水平靠攏,主要跟朱三課堂上不用功聽講,以及平時她還要學習一些女兒家的《女孝》等讀物有關,從這時起,男孩跟女孩學的東西,已經開始走向岔路。
平時興王考校朱四課業,也多半不再叫女兒過去,源自他發現女兒的課業已經追不上兒子的進度。
公孫衣課堂上多了幾分自信,但那僅僅是針對其餘幾個孩子,而對朱浩……他是一點招都沒有。
明明自己是個秀才,堂堂正正的老師,架不住下面坐著的學生裡,有個研究諸子百家的“小學究”。
偶爾公孫衣巡視課堂時,也路過朱浩身邊,等他看到朱浩看的書籍時,登時有一種挫敗的感覺。
全是那種自己從未曾讀過,想看下去卻感覺有心無力,不學又覺得自己很傻逼……
最後的選擇就是——眼不見為淨。
……
……
秋遊將至。
時間定在八月二十四。
幾個孩子,除了朱浩外,都為這次秋遊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朱四早就把自己許久未玩的蹴鞠拿出來,那可是朱浩專門給他做的彈性十足的、羊膀胱內膽的皮革蹴鞠。
陸炳比一年前高了小半個腦袋,幾個孩子都有一定成長。
甚至朱三作為一個馬上要到十週歲的女孩,已經有步入青春期的跡象。
朱三準備的秋遊物品則是風箏,這幾天她正因為某些事跟弟弟鬧彆扭,決定郊遊時可能會有的蹴鞠比賽環節,她不會跟弟弟一塊兒玩,自己單獨放風箏去。
朱浩一直在看書,有點不為外物所擾的意思,下課時幾個孩子出去玩彈珠什麼的,朱浩也不跟他們一起。
秋遊前一日。
下午本來是唐寅授課,結果唐寅沒到學舍來,公孫衣也未見身影,結果就是課堂上開了天窗,幾個孩子瘋玩了一下午。
換作以往,朱浩或許還會主動承擔起老師的職責,給他們講講課,但這時候他專心讀書,而幾個孩子則因為來日秋遊,心思根本沒在課本上,然後就聽到陸炳在那兒大喊“我贏了”,朱三和朱四輪番跟陸炳對戰。
剛開始京泓很剋制,坐在那兒看書,等下午時間過半,在外邊熱鬧的氣氛下,實在忍不住,也出去跟他們一起玩彈珠。
朱浩下午沒有回家。
他藉著還書的時候,見到睡了一下午,蓬頭垢面外帶些許頹喪,渾身酒氣,沒怎麼收拾的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