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進王府當幕僚的第一天,無須給孩子們上課,以後他也只是作為“總教習”而存在,王府給他的任務,大概一旬十天有三四天來給孩子上課即可,就算這三四天時間,也無須在學舍待一整天。

教的內容唐寅可自行選擇,溫習、日常讀寫、檢查功課等,主要由公孫衣完成。

此時已臨近中午。

唐寅出門跟公孫衣談有關日常教學安排,把彼此分工明確一下。

教室裡朱浩看著京泓,笑著道:“京泓,謝謝你,準確說應該謝謝你爹,在我們一家人出走安陸後,幫我們保住了家業。”

京泓一臉迷茫:“有這事嗎?”

看來京鍾寬沒有跟兒子說及此事,幫忙只是順道,又或是京鍾寬吸取了他前任知縣申理的經驗教訓,幫了朱娘一把,但這種偏幫一不小心就捲入朱家內部紛爭,估計現在老太太朱嘉氏對京鍾寬已是恨之入骨。

“你們在說什麼呢?”

朱三覥著臉湊過來,想參與朱浩跟京泓的話題。

就在此時,唐寅來到門口,招手道:“朱浩,你出來一下。”

朱浩丟下大眼瞪小眼的幾個同齡孩子,起身跑到門口,唐寅招呼朱浩過去跟公孫衣打了聲招呼:“說起來,當初途徑安陸,收朱浩為弟子,只是個巧合,未想朱浩到南昌後,也幫了我大忙。”

公孫衣一臉羨慕:“朱浩才思敏捷,有過人的天賦,還得陸先生栽培,實在是他的榮幸。”

唐寅聽了這話面有愧色。

他很清楚,自己由始至終都沒教過朱浩。

朱浩道:“陸先生,時候不早,我們該去用飯了……您或許不知王府的情況,這邊中午吃飯要趕緊些,去晚了可能就沒飯吃了。”

說話時有意打量公孫衣。

平時為了搶飯,公孫衣中午都會提前給孩子下課,這是他多次慘痛教訓後總結出的經驗,中午只有早點去飯堂,才能吃飽吃好。

公孫衣急忙道:“朱浩,別這麼說,陸先生乃王府西賓,自會有人供應伙食,不像我們……”

他是實在人,直話直說。

唐寅什麼段位?

人家進王府可不是單純當教習,公孫衣只是秀才出身,雙方待遇能一樣麼?

朱浩驚訝地看了公孫衣一眼,心說你啊你,就算心裡門清,這麼說出來好像不太妥當吧?

唐寅似也明白什麼,如果不早點讓朱浩和公孫衣去食堂吃飯,可能就吃不到了,不能因為自己開小灶,就不顧其他人的溫飽問題。

“既如此,那就先到此,有事我們過了晌午再聊……”唐寅也算通情達理,立即中止交談。

公孫衣面帶愧色:“這怎麼好意思?既如此,在下就進去跟他們說一聲,讓各自回去準備用飯。”

嘴上說不好意思,公孫衣身體卻很誠實,立即進學舍宣佈散學。

中午能在王府吃飽,哪怕下午那頓王府不管,公孫衣回家後還是能省下不少伙食費,這對節約家庭開支大有助益。

以朱浩所知,靠在興王府當教習,現在公孫衣終於有了點家底,正努力耕耘,想讓妻子早點懷上孩子,這時候最怕的就是生活來源中斷。

王府這時候還留公孫衣在王府,也算是額外開恩多加照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