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戲班分道而行後,朱浩與唐寅又經過幾日行船,來到漢水於安陸州長壽縣城外的客貨碼頭。

開春時節。

渡口商船來往頻繁,下船後朱浩跟船家交涉,唐寅則立在渡頭,看著陌生的環境。

朱浩本以為唐寅只是在看風景,感懷身世, 可回來時卻發現唐寅的目光直勾勾盯著對面一艘官船上下來的女眷,眼神有點不太對勁……

咦!?

這是飯飽思**?離開南昌府時對婁素珍依依不捨,那叫痴情種子,但現在直勾勾盯著別的女人算幾個意思?

你要年輕個二十歲,活脫脫就是《唐伯虎點秋香》裡情節的翻版,但問題是你現在已經四十五歲了,科舉無望,家徒四壁,哪個姑娘看得上你?

年老的光棍,形單影隻,孤獨寂寥熬煞人……朱浩不由琢磨開了,是不是該給唐寅找個“老伴”,讓其在安陸本地落葉生根?

朱浩提醒:“唐先生,我們現在上馬車嗎?”

唐寅這才回過神來,四下環顧一圈後問道:“馬車在何處?”

最後目光又不自覺落到那條船下來的女眷身上。

朱浩道:“這裡已是安陸地界,我對這周圍很熟悉,先臨時僱輛馬車……載我們去附近一個集鎮,再換一輛馬車便可直達目的地。”

“好。”

唐寅收回目光,跟隨朱浩而行。

……

……

朱浩身邊沒有帶別人,只有他跟唐寅老少兩個,目標不大,確定碼頭上沒人留意自己,朱浩叫了輛停靠在碼頭等客的馬車。

前往附近集鎮的路上, 朱浩問道:“唐先生,剛才碼頭上,你認識那條船上下來的女人?”

唐寅微微搖頭, 輕嘆:“不認識, 只是感慨身世,想當初……不提也罷。”

不是看女人?

只是由官船上的女眷,聯想到自己的身世?

就這麼簡單?

到了集鎮,朱浩下馬車後,給了車伕十文車錢,便徑直往騾馬市走去。

唐寅亦步亦趨跟在後面,一直都沒過問,顯然以他的見識,明白朱浩為何要中途換車,既為防止寧王府沿路追索而來,也是為防止朱家人循跡找到其下落。

“時候不早,我們還是住客棧吧。”

半道上朱浩突然改變主意。

唐寅詫異地問道:“不急著走了?”

朱浩笑了笑,道:“我對那趕車的車伕說,我們轉道去京山縣,那邊我有個姑姑,若真有人打聽,問他的話,他一定會把我的話說出來……

“無論是誰,想到我跟我娘在本地已無親眷,去隔壁縣投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而不會想到其實我們就在安陸本地落腳……

“明日再走,這樣探聽訊息的人將無從查起。”

唐寅皺了皺眉:“你這些都是從家裡學來的?錦衣衛的路數啊……”

“呵呵。”

朱浩笑著不做解釋。

為了避免被人發覺,朱浩並沒有帶唐寅住鎮裡的客棧,而是找了家民院,這讓唐寅大惑不解:“這是客棧嗎?”

朱浩道:“小地方這樣的旅社很多,價格便宜,店主也不會盤問過往行人的身份,以前跟我娘出來做生意時曾住過這種地方……到了地兒我就說你是我祖父,可別說漏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