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剛才過來的時候,就有留意到,慈寧宮上空一隻鳥去都沒有。

皇帝不由失笑道:

“母后你也太過謹慎了,那丫頭不過只能聽懂,皇兄留給她的那兩隻鳥兒的話。

其他鳥雀說什麼他又聽不懂!”

太后可不這麼認為

“她是聽不懂,可是她那兩隻烏鴉喜鵲的不是能聽懂嗎?

這鳥兒和鳥兒溝通還有問題嗎?

我大周建國以來還沒出現過這樣的人,萬一她要窺探我大周機密,豈不是很危險?

皇帝也趕緊將你宮裡的鳥雀,都給清理乾淨吧!”

皇帝覺得太后這有些危言聳聽了。

“母后不必如此如臨大敵,皇兄教匯出來的孩子不會差了。

此前他便用鳥雀打聽訊息之便,幫大理寺抓了不少人販子。

之前有匈奴奸細潛入我大周,想要伺機將老七給劫走,也是她發現的。

並且還悄無聲息地將那匈奴在我大周的奸細一鍋端了,此乃大功勞。

另外還可以幫忙查案,比如上次戶部侍郎案子,再加上獵場之事,也是她幫忙查到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皆是功勞,與我大周有利。

再說這俗話說得好,事無不可對人言,一個光明正大的人,又何懼幾隻鳥兒的監視?

更何況她的鳥兒也不是沒有弱點,只有白天才能出來,到了晚上便不行。

母后完全沒有必要這般小題大做。”

“皇帝,你竟然敢說哀家是小題大做。

罷了,哀家還是修身養性是繼續吃哀家的齋,念哀家的佛,你走吧!”

皇帝還真就走了

“那母后多保重身體,朕這便告退。”

皇帝走後,太后宮中又損失了一個茶杯。

太后這個氣呀!

“你看看,看看皇帝,親疏遠近分得清清楚楚。

我這個太后終究是個外人啊!

他可是忘了,當初是誰幫他穩定朝局的。

他那個好兄長,不過是幫他殺了一條線路,他就唸著他的好。

當初是他求著哀家出面,幫他穩定朝局,如今可倒好,這是想要卸磨殺驢呢!

他怕是巴不得哀家從此不問世事,死了更好吧?

哼,可哀家偏就不如他們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