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軼昭確信,孟令溪肯定是聽到她的名頭,才想來和她比斗的。

蘇軼昭就不信了,她的名頭這麼快傳出去,其中沒有蘇軼珏的功勞。

“這是對方以往所寫的策問和詩詞,你看看,也好多瞭解一下。”

蘇軼珏說著就從身後拿出來一個小包裹, 而後往涼亭內的石桌上一放,朝著蘇軼昭咧嘴一笑。

聽得“嘭”的一聲,蘇軼昭連忙轉頭去看,發現是一個沉甸甸的藍布包裹,頓時氣得翻了個白眼。

而蘇軼珏此刻已經施施然,踩著輕快的步伐往院子的方向走去了。

這一沓, 若是都看過,那不得天亮了?

將那包裹拿了起來,蘇軼昭徑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回到書房, 蘇軼昭就將眼前的包裹開啟。

這應該是旁人抄錄的,反正孟令溪不可能將自己的手稿交給蘇軼珏。

大致翻了翻此人所作的詩詞,不得不說,確實很有文采。

而後蘇軼昭就將對方的策問仔細看了兩篇,她一邊看,一邊點頭如搗蒜。

沒想到她與孟令溪所見略同,這兩題若是由她來答的話,二人的觀點應該是一樣的,只是敘述上有些差別。

孟令溪文風大氣,辭藻華麗,引經據典是信手拈來。可要論多少實用的東西,不過都是點到為止。

也是!不過是童生試,犯不著太過深入,畢竟有字數限制。

蘇軼昭又接著看了兩篇,這才思忖起來。

對方觀點與她差不多,且文風與她有些相似。蘇軼昭始終相信,文風樸實, 直切要點確實能讓人認同, 可太過樸實,難免展現不出自己的文采來。

也就是說,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只需注意,不可太過浮誇,必須做到言之有物。

剩下的文章,蘇軼昭略微看了看,與之前的文風相符。

她仔細數了一遍,發現一共有十七篇。

其中有十二篇乃是這段時日文鬥比試所著,還有五篇,是孟令溪日常練習之用,那些紙上都有標註。

發揮很穩定,說明比試之時保持了平常心,對比試極有把握。

最重要的是,並未有留手,都是全力以赴。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說明此人的性子十分謹慎。大致瞭解對方的習性之後,蘇軼昭卻是微微蹙眉。

此人是個強大的對手,不過他們不在同一個府城,考試之時, 也不會碰上。

若想真正一較高下,那就要等到鄉試了。同為翼北省人士,鄉試是必然會碰到一起的。

當然,這是在她二人都考中了秀才的前提下。

聽到開門聲,輕巧的腳步聲傳來,接著書房內便掌起了燈。

“七少爺!此刻天色漸暗,您是否用過飯食之後再讀書?”

進來說話的是紫蘇,之前蘇軼昭回來祭祖那次,就是紫蘇和桔梗兩個丫頭服侍。

蘇軼昭看了一眼燭臺,不禁揉了揉眼睛。

“原來已經這麼晚了?那就擺飯吧!”蘇軼昭此刻才覺得腹中飢腸轆轆,之前看地入了神,也沒覺察到餓。

沒想到看了孟令溪的策問,居然對她也有些助益,助她開闊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