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以為是妄言,現在看來,卻是完全低估了。

這種本領,又豈止是區區靈眸二字,一言可以概括的。

……

既已知萬化龍可能與畫皮妖女有所勾連,蘇青丘便也不急著把二人抓了,行那煉魂奪意,抽筋剝皮之事。

反正到嘴的肉,是絕對跑不了的,而且未免打草驚蛇,最好找機會把他們一鍋端了才是正理。

入夜

萬龍城學宮書院

蘇青丘三人遁入其中。

萬化龍從龍王殿離開之後,並未返回府城,而是去往了學宮之中。

這也是他的例行之事,每月閒暇之際,便會來學宮之中,教導學子,督促學習,答疑解惑。

此刻,便見他正在給學宮學子答疑解惑。

一般來說,學宮學子都會在紙張上留下心中疑問,由專人收集,然後放置於大儒屋中,以供大儒抽開時日,答疑解惑。

萬化龍自然也不例外。

只見他拿起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先生安好,學生……敢問先生,學生最近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自認都已熟知,但學業卻不進反退,日日思慮,不知如何是好。”

萬化龍想了想,神色平靜,提筆在下面批註道: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不可自滿,因持之以恆,自會突破今日之困境。

又一張紙:敢問先生,基礎知識可重要否?吾已領悟三千道理,學習這基礎之道有何用?

“哼,自大之人!”

萬化龍臉色一沉,提筆批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

似乎還不解氣,又在後面新增了幾句;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遼闊。汝為何?

在看下一張紙:敢問先生,學生自感不及於同窗友人,詩詞歌賦,數術算經,友人三五日便可熟之,自稱領悟三千道,而學生卻不得寸近。每每想來,痛苦難安,學生是否不適合讀書?

字裡行間,悲從心來。

估計同窗就是上面那位自大狂,也是夠悲催的。

萬化龍寫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己之力,攻其之長,實屬不智,人皆有閃光處,大不必與他人比較。十年之後,你且在看!

……

短短几句批語,看的蘇青丘和老道士都沉默了下來。

老道士嘆了口氣:“無論怎麼樣看,他都是一位心境極高,學問淵博的當世大儒啊。”

“怎會…怎會與那妖魔勾連?莫不是他也不知?只是機緣巧合,被動而為?”

老道士仍舊有些不願意相信。

“不急。”

“你且再看!”

蘇青丘淡淡說道。在他眼中,萬化龍已經露出了越來越多的馬腳,此刻靈蛇之眸下,便可見到此人,正在吸收那些紙張上面的情緒之力。

這還不算完,更可以看到他正在向自己批註的文字中,注入了與文字含義截然相反的情緒。

這些文字若是被那些學子接觸,屆時起到的作用,可是與文字意境完全相反啊。

就好比,你問我你是不是廢物,我告訴你你就不是,你有閃光點,但暗地裡卻透過別人之口,告訴你你就是個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