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期修行提升是兩條線並行——

一是道行——

一境明氣。

二境心焰。。。

三境玄光。

四境真火。

一境又一境,包含了對練氣的理解,對法力的認知,對心境的修行,包含許多方面許多維度,這是‘道行’。

二為法力。

新晉練氣,法力不足三十年,一重丹元圖尚未構建,這是‘練氣初入’。

往後修煉出三十年法力,法力聚散由心。

聚則為丹元。

以此丹元為節點,排布出第一重丹元圖,則為‘練氣一層’。

再往後,六十年法力,又多出三十顆丹元,在第一重丹元圖的基礎上再構建第二重丹元圖,這是‘練氣二層’。

這樣一直往上攀爬——

九十年法力,第三重丹元圖,是為‘練氣三層’。

直到二百七十年法力,在體內構建出第九重丹元圖,這是‘練氣九層’。

再往上。

法力達到三百年,便是練氣期法力一途的巔峰。

若道行也達到四境真火,匯合三百年法力,則是實打實的‘巔峰練氣’。

例如摘星宗的葛雲賢、潘雪虹,例如南疆【玄武山】的墨規丹師,他們就都是這一層次——

三百年法力。

第四境道行。

這就是巔峰練氣。

同為巔峰練氣,論法力、論道行,差距微乎其微。

但因為功法、術法、法器等等方面的內外因素,使得即使同樣是巔峰練氣,戰力上的差距也有可能天差地別。

比如墨規,他一生醉心煉丹,疏於術法修行,法器也很一般,即使修成巔峰,戰力也稀鬆,甚至比不上天松子、呂十五那樣的二境、三境的六宗精英仙師。

因此。

為了區分強弱,孟南個人又將巔峰練氣依著戰力也劃分出檔次。

分為普通巔峰,與首席級別。

沒什麼強硬標準,全憑感覺。

如葛雲賢、潘雪虹等人,雖為巔峰,又出身六宗,傳承高深,術法精妙,但戰力還在一定區域內,就只是普通巔峰練氣,最多算是裡面較強的。

唯有戰力絕倫,對上普通練氣乃至巔峰練氣都有一定碾壓能力的巔峰練氣,才能被歸為‘首席級別’。

這裡面就包含‘救苦會’的殘雲道人、韓元居士,包含摘星宗第一首席殷伯志,也包含這一世青樂山中孟行者、孟戩、黃獅雄、陳普、丁雨荷五人。

看上去貌似不少。

但要知道,整個‘救苦會’,前兩世也不過才五六個首席級別。

偌大的摘星宗,官方排位一共有十位首席。哪怕還有零星的實力相近但沒能拿下首席之位的,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