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單程!”

孟南心裡暗罵一聲。

但怨天尤人不頂用。

他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去修行。

“明氣。”

“心焰。”

“玄光。”

“真火。”

困頓魔域,孟南便用心攀爬練氣四境。

若真能在這一世抵臨四境真火,倒也不枉來一遭。

只是,如果不能出去,趙小霜就要在外一直枯等。

“唉!”

孟南不忍,卻沒法子。

於是修行更加刻苦,四處行走愈發頻繁。

天蒼蒼,野茫茫,孤零零。

孟南獨行。

俗話說‘望山跑死馬’,孟南現在就處在這樣的情況中。

心海中,原先蒙塵,這時經由天魔襲擾,塵埃沾染天魔氣息近乎顯化於形,省去了感應與尋找等等功夫,最關鍵的一環已經繞過去。

但這時又有新的難關。

“魔氣不斷沾惹,使得塵埃沉重,更難掃清。”

“前仆後繼,不見盡頭。”

孟南以為很快就能修成心焰,但事實上——

十日。

百日。

三年。

五年。

望山跑死馬,始終差著一步。

等到七八年過去,逐漸,孟南也有明悟——

“說到底,還是我心性修持不夠。”

一味清掃有形塵埃,這是落了下乘,故而始終難以達到。

孟南嘗試忘卻這些,再去專注修心——

欲要‘燃燈’,必先靜心,繼而再由極靜轉向極動,轟的一下,就能點燃‘心焰’。

孟南此時,尚處在‘心動多靜少’的階段。

這一階段的初級層次,思緣萬境,取捨無常,念慮度量,猶如野馬,是常人心。

隨著進入新元界後天魔磨礪,孟南心境也在提升,雖仍是‘動多靜少’,但能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

這時,心漸漸靜了,但是心還是散的,很難控制,容易變動。

唯有再往上一層,達到‘心動靜相半’的階段,才能有望撥亮天心點燃心焰。

那時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

能夠自主的控制心靜下來,使得天心常亮、心焰常燃,不至於反傷自身,這才算心境有成,才是練氣二境。

孟南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