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十世諸寶,久候多時,孟南來也!【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每山每境。
多的二十來位仙師,少的十幾位,各據靈山修行,性格、前程各有不同。
孟南在第五世到第十世,僅從真元修行者的角度,對不少仙師就有一些道聽途說的瞭解。
直到第十一世,晉升練氣後,又對諸山仙師有更多更深刻的認識,諸般事蹟也都刻意探聽過,大略知道這些人的過去跟未來,進而推匯出性格等諸如此類種種。
如此,再有選擇的去拜山拜訪,交易的同時,順便結交,也算是為今後經營【龍脊山】,再往後經營南疆的計劃做鋪墊。
一舉兩得。
不止這些仙師。
一路上,孟南時而停留,還在接觸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晉升練氣的,但現在還只是凡人的修行者。
或是賜下仙緣,施恩在前。
或是直接收歸門下,收為弟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這些都是種子。
有的性格好,人品好,適合收為弟子,悉心培養。
有的性格古怪,或是人品亦正亦邪,又或是孟南不大瞭解,於是就只是儘量找到,或賜丹,或賜藥,或指點,總之混個面熟。
並不一味的一股腦收入門下。
人多就雜。
孟南志存高遠,收徒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寧缺毋濫。哪怕是未來練氣,不合意的也不要。
只結個善緣。
日後有這情面在,招呼一聲,總能多些幫手。
待到數十年後——
弟子門人為嫡系。
閒散練氣是人脈與外援。
如此內外相合,孟南便有大勢在握。
只要他自身也有一定實力、威望,就能將這些練氣擰成一股繩,以情誼、利益相結合,發展成勢力。屆時數十上百仙師,再將‘神燼鼎’弄到手,說不定孟南在這南疆還能經營出天下第七仙宗。
那時人多勢眾,財大氣粗,豈不快哉?
孟南勤勤懇懇,一路走一路收一路見,正在為此而努力。
……
孟南一行人從昂明山出發時,僅有十二人。
一路南行。
馬車狂飆,日行數百里。
看著快,但相較於【查山】與【龍脊山】之間百餘萬里的路程,簡直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