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沒有誰是誰的附庸。”

“修仙路上,更容不得。”

孟南望著趙小霜離去,心中也有奇特感受,有擔心有悵然。

但終究還是調整過來。

這一世前面十二年,他不但將自己的每一步安排的妥妥當當,包括趙小霜也一樣,總想著塑造完美人生。看似是為趙小霜好,但卻是逐漸在將她當做自己的附庸,隨意支配安排。

十二年潛移默化,他沒能察覺出來。

直到孟南這一世過來後,兩年相處,察覺出異樣,看出問題根源。再到這一次突破,趙小霜的變化跟表現,讓孟南徹底理順,醒悟過來。

修仙哪有萬全。

該放手就放手。

有過這一次經歷,慢慢轉變自己心態,等後面回到現時時空,孟南的處事、心態應該都會好很多。

正如他心中所想,仙道實難,貴人提攜固然好,但自身努力、自主思想也絕不可少。

“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

隨後三四年,孟南一直居家。

刻苦修行。

照顧孩子。

教導弟子。

記錄變化。

開山大弟子王安修行極快,仙歷31年2月才開始修行,32年末就晉升內氣期,比前一世快了幾個月。

仙歷36年3月。

王安突破到真氣期,這時他才剛剛21歲。

前途無量。

當月。

王安就被寨主親自送往天霖洞,自此就能在天霖洞中修行,往後每年最多回一次銀鏈寨。

甚至還有不回的。

孟南培養出王安,就再不管其他。後續這弟子孝不孝順記不記恩,都要看後續。

但後續也看不了太久。

他在一方時空只剩下兩年時間。

這一日。

孟南又在修行。

兩腿盤坐,微閉雙目,安然入靜,不思,不看,不聽,不動,舌抵上鄂,口中津滿隨即緩慢嚥下。

調動丹田內氣,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臍下四寸中極穴,經會陰,過穀道至尾閭,沿夾脊棘突中上行,達頭頂百會穴,再下顏面。

再往後。

應是內氣過喉,由胸腹正中線入丹田中。

如此方為一小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