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極宮。

孟南從唐銘處離去,又徑自來到‘寸心山’,見到袁山。

“孟長老。”

袁山迎見孟南,態度恭謹。

時隔還不到半年,二人地位已經大不同。

孟南晉升通法道基,從此成為地宮長老,在一眾道基中都是佼佼者。

而袁山。

他雖為小極宮真傳,然而晉升通法道基卻不是易事。即使奪得首席之位,也絕非萬無一失。

真傳。

首席。

通法道基。

袁山這時跟孟南相比,相差太多,自是恭謹。

孟南的態度倒是沒有太大變化,他衝袁山笑道:“袁兄見外,你我交情,還依以往相處便是。”

三言兩語後。

“孟兄!”

袁山頓時也笑。

二人敘過少時,袁山從袖中取出一塊玉簡遞給孟南:“孟兄新晉道基,貴為地宮長老,依門中故例將要開府收徒。我這裡有近些日上門自薦的同門名錄,也有內門、外門中,資質、品性較佳的弟子名單。孟兄可為參考。”

道基!

壽八百!

有顛覆小型島嶼的威能,能覆地數十萬裡!

這等人物即使放在南海,在一島一地,也都是人物。

例如小極宮中,道基皆為長老,能開府授徒,相當於自成一脈。

孟南新晉,就要在這小極宮中開闢一府,在內門、外門弟子中擇一批收入門下。

如孟南這樣的通法道基,前途無量,更加受到內門外門弟子追捧,多得是想要拜入其門下的。

於是。

有心思靈動的,就求到袁山門上。

“袁兄有心。”

孟南確有收徒的意思。

這是他的老本行。

接過玉簡,略一掃,就看到許許多多名單,約有六百,都是不入真傳的普通弟子。

六百弟子孟南多數都沒聽過,有些也只是五年間聽聞。

但出資之外,卻有一個孟南早早就在譚泗三人口中聽到的——

“孫昌河。”

“是他。”

孟南心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