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緊鑼密鼓。

覺明散人率領一眾原班人馬,去搶修‘渡世寶筏’。

這一世,沒有仙城、鬼城封鎖,僅是直面‘仙佛’,真君仁慈,寶筏並未徹底損毀, 只是被喝令墜落虛空,出現一些損壞,修復遠比重建要輕鬆。

短則五年,長則十年,寶筏就可以重新升空,屆時就能測一測,看看在驚動封印的時候能不能找到出去的路。

這是一策。

另一方面,貞居老祖手持‘索影寶鏡’,孟戩倚仗‘天眼’, 二人專一負責找尋譚泗三人進入這一方天地的第一地點,想看看那處有沒有通往外界的道路。

但難度不小。

譚泗三人有備而來,又都是堪比摘星祖師的厲害角色,想要找出三人一路走來的蹤跡,難度可想而知。

但總歸是有希望。

眾人忙碌起來,各自奔波。

修復‘渡世寶筏’。

探尋譚泗三人現身之初的地點。

還有不少道基人在南疆,圍繞‘神燼鼎’繼續鎮壓、煉化譚泗等三人,威脅三人性命,製造壓力。

孟南倒是清閒下來。

修行之餘,就跟陣中譚泗三人閒聊天。

他這邊主要好奇的是在這一境外頭,孽龍域,包括譚泗所言的‘真君’、‘南海’、‘仙盟’、‘金玄界’, 等等這些,孟南都感興趣,都想聽聽。

而譚泗三人對孟南也感興趣。

比如為何能生出孟行者、孟戩、孟三壇這三個神通子女。

又比如怎麼發現他們提前來襲。

再比如那一艘‘渡世寶筏’是什麼底細。

還有就是其‘大賢良師’名頭的由來, 如何能夠教匯出那麼多練氣弟子。

以上種種, 三人好奇。

這就有了閒聊的基礎,雙向奔赴,進展火熱。

於是。

局面有些怪異——

一方面,寶鼎火煉三仙。

另一方面,孟南與譚泗三人彷彿好友,閒時聊天。

打生打死。

你儂我儂。

屬實離譜。

而就在這種氛圍中,在閒聊在拉扯過程中,孟南逐漸對外界有了基本的瞭解。

……

金玄界。

‘金玄’二字,具體出處已經不可考,自古以來就是這個名字,世人早就習慣,也沒法去追溯起因。

在外界倒是有一批老學究在往上追溯,其間並無利益驅使,完全是個人人生追求。

孟南不在意這些,他更注重具體的、當下的。

譚泗口中,金玄界無邊無涯,不知其廣,據說至今還有許多仙修尚未踏足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