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所想,面上不表。

“閣主才情無雙,不至於此!不至於此!”

紀雲賠笑。

孟南也不管紀雲信與不信,只自顧自道:“我命我知,自十多年前有感此中境況,孟某就在為身後事籌謀,以秘法算我‘崇源閣’日後出路、我親朋好友、門人弟子生路在何處,天機指引,皆系道友!”

孟南望向紀雲,眼中灼熱。

“閣主——”

“這!”

“紀某何德何能!”

紀雲這下更是愣住。

他千想萬想、千算萬算,也沒想到孟南變著法子接近他的理由居然是這個。

哪怕現在這個說法仍然存疑,不可盡信。但即使是假的,孟南能想到這種藉口也的確出乎他的意料。

“道友不必過謙。”

“如今我雖勝你,但命數不同,前程兩極。五十年後,我已作古,道友卻已經證道真境。”

“今次歸耕宗中劫難渡過,道友一飛沖天之勢勢不可擋。”

“真境可期。”

“不必百年。”

孟南語氣懇切,言之鑿鑿。

“這這——”

紀雲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

但是,真境?

“我有寶瓶,又有這一次在真府中得來的諸多靈藥種子,五十年、一百年興許難成真境。”

“但二百年、三百年,總有希望。”

“這人這般確信,難道所言全都當真?”

紀雲這時也有些迷糊。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在這一役之前僅有一隻小綠瓶,實在談不上什麼真境可期,看不出任何苗頭。

直到這一次,探索真府後,他自己才真正具有幾分證道真境的期許跟把握。

而孟南卻在這之前就早早跟他接觸。

此時再道出,確實教人信服。

紀雲一時語塞。

孟南語氣愈發誠懇:“孟某前些日舉動難免唐突,此次出手相救,也確有挾恩圖報的念頭。只盼道友晉升真境後,能為我孟氏一脈出手三次。情非得已,我心知道友是信人,便不加遮掩,萬望道友海涵!”

好傢伙!

這麼直白?

紀雲聽著,心裡怪怪的。

前後結合,依著孟南所言——

“他自知命不久矣,謀身後事時算出我日後能成真境,於是提前親近、結交、施恩,以求日後能略作庇護孟氏一脈。”

這邏輯似乎沒問題。

前後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