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被騙錢的女孩兒(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楊樂女士——明言的母親大人——也有話說的:“萬一人家小姑娘要去你住的地方看看呢?”
“又或者,張家的人來採訪你呢?”
“再不然,你還要見咱家的老朋友呢。”
總之一句話,不能丟面兒,明言此時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明家的臉面。
男人其實對這種說法是不太感冒的,畢竟他家祖上也沒出過什麼大人物。
太爺爺是農民,爺爺是農民,要不是明國昌趕上了好時候,可能也是農民,不是農民也是農民工。
也正是因為這份淵源,明國昌當初靠開礦發了財,才想著把錢投到蔬菜種植上,沒別的,就是對土地有感情了。
一家人身上的土腥味是洗不掉的。
明言也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華夏人骨子裡就有種地的天賦,他一點都不排斥現在的生活,在大棚裡睡覺更踏實。
酒店的床太軟反而容易腰痠。
“嗯,果然一分錢一分貨。”
男人辦完入住手續以後,在服務生的帶領下來到了自己的房間。
裡裡外外打量了一圈,明言覺得這個錢花得確實不冤枉,似乎比之前在滇省省會住的星級酒店還要好上不少。
不過景色肯定沒有那邊漂亮。
他和張家人約定的見面時間是後天,自己初來乍到,總要收拾得妥妥當當才好出門。
另外,明言還要出去見一個人。
“崔叔叔,好久不見。”
第二天,男人拎著明國昌準備的好酒,登門去拜訪這個據說在首爾也算有點名號的故交。
只不過,這個名號不是什麼好的名號……
“大侄子,黑了啊,我聽你爸說,天天在家還讓你下地幹活?”崔承赫是一個五大三粗的中年男人,模樣大概四十出頭,相比起塊頭,還是他胳膊上大片的紋身更能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是的,明言的這位叔叔是道上混的。
崔承赫原本是華夏人,只不過是少數民族,早年間跟著明國昌在蔥省開礦,只不過幹這個,總免不了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事,隔三差五總會打上一場。
後來,在一次鬥毆中,崔承赫下手重了,傷了人,不得已就跑路到了韓國,一待就是十幾年。
只不過,現實雖如此,兩家的關係卻一直沒斷,崔承赫雖然不敢入境華夏,但是逢年過節的禮物從來沒斷過,明國昌也時常帶著妻兒出國看這位老兄弟。
明言小時候還尿過崔承赫一臉呢。
所以他也不見外,笑著說道:“崔叔,我爸的脾氣你也知道,我不幹,皮帶就掄圓抽上來了。”
“你爸這個脾氣確實,早說讓他改也不改,我現在都改喝茶了。”
崔承赫指了指面前的一套茶具,不過嶄新的外表怎麼看都不像經常喝的樣子。
“哎呀,那我爸還讓我帶了兩瓶好酒來,早知道買點好茶了。”
“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