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夏赤卒、冬嵐車、秋虎象、春雷炮為代表,美姬的蟲群基礎兵種已經近於完善。

貫徹低成本,高效費比的原則,基本上不會再有更優秀的兵種。

不談論宇宙戰,在大氣環境下,已經是星球上最為兇勐的軍隊,在之前的戰場測試中,沒有讓美姬失望。

在這個系統中,夏赤卒提供快速轟炸洗地攻擊,提供預警偵查與支援,冬嵐車則是在複雜環境提供戰場輔助與支援。

春雷炮則主要是進行戰區的防禦工作,透過雷區的建立,切割戰場以及誘導敵方前進方向。

而秋虎象在設計中是進行敵區的地面佔領與掃蕩戰鬥以及城市管制等,而目前秋虎象的數量不足以完成該項任務,美姬更多的是將其作為特種小隊執行小規模的戰術任務,比如暗殺以及敵後破壞等。

敵區佔領與掃蕩等任務,主要由木葉的忍者完成。

事實上,木葉忍者的數量也是稀少的,這次的戰爭沒有進行地區的大規模佔領,像是砂隱,即便攻破後也不得不無奈放棄,不然光是駐軍就夠木葉喝一壺。

完全抽調不出人手進行實質的國家佔領行動。

為了彌補人手軍力的不足,美姬將主意打在武士頭上,透過大規模引進武士戰鬥,填補木葉的軍力。

會如此的原因,一是美姬一早就盯上了木葉乃至火之國的大量人力,二是坑道蟲系統的建立,幾乎掏光了美姬的家底,為了擴張鋪設蟲群的菌毯,未來還會持續消耗美姬大部分資源。

尤其是惡劣自然環境的改造,更是投資大,週期長,回報慢。

更不用說各種吃資源的實驗專案,一旦失敗就意味著投資打水漂,消耗的不僅是時間與精力。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對蟲群軍費進行消減。

因而很多兵種具備原型機,但沒有進行大量量產。

例如臨時拉上戰場的巨型裝甲蟲,還是工程車臨時改裝過來的,在超輕重巖之術解決了大體型的技術難題後,這東西在戰場上的表現依然笨重。

相比忍者而言,確實是如此,撅著屁股放炮的功夫,要不是排著密集陣型,忍者早跑了。

在原本的設計中,美姬給這些金甲蟲的定位是陸戰坦克,裝甲叢集。

與秋虎象或者說忍者進行戰術協同作戰,在戰場上推進陣線。

而在戰略上,則以夏赤卒打頭,進行洗地轟炸,消減敵方武裝,後方裝甲蟲叢集快速突進,以箭頭撕開防禦線,快速突入敵後,趁著敵方來不及反應,撕裂戰場,馬不停蹄的攻佔下一個地點,而後方忍者軍團跟進,以鉗形攻勢包圍敵方部隊。

在無支援,無補給,無退路的絕望局勢下,被分割的敵方部隊除了投降,就只有被圍死一路,然後完成佔領。

經典閃電戰。

想法很好,但照搬到忍界在實戰中有很多問題。

首先是這個突破箭頭,夏赤卒可以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但陸戰之王的金甲蟲,則不足以勝任。

就以跑路而言,真跑起來,還真追不上忍者的速度。

其次,在忍界,真正的陸戰之王還得看忍者,尤其是各種忍者群體中的怪胎。

功能單一的金甲蟲,不足以應付五花八門的忍術。

這東西擺在陸地上,純純送人頭。

夏赤卒佔了飛行的大便宜,很多強悍忍者,沒有對應的手段,只能乾瞪眼,尤其是體術型別的忍者,但一旦擺在地面上,這麼大一個笨重的目標,忍者有的是辦法進行還擊。

所以,這個鑿穿敵方防線的重要箭頭,應該由什麼來勝任。

美姬有了一個復古的想法,雖說在現下的忍界還處於正流行之中。

在一直以來的戰鬥之中,美姬的蟲群表現的很出色,但並不是沒有缺陷。

透過數量的叢集,在頻繁持續的襲擊之中,足以憑藉弱小的蟲身,把大量強悍的忍者強勢斬於馬下,但對於強過頭的忍者,哪怕數量再多,在沒有美姬支援干涉的情況下,現有的四種戰鬥蟲群不足以獨立完成斬殺。

美姬需要一種足夠強的蟲種,來解決窘境。

也可以說,美姬需要高階兵種,用以應對忍者中的各路牛鬼蛇神。

量產型深淵者。

第一個製造的是西蘿莉,除了飯量大了點,也沒什麼缺點,畢竟體型擺在那裡,大型生物的通病。

但要為其加裝一個獨立的智慧,以應付複雜的作戰環境,而不是自己親手進行遠端操控的遙控大玩具。

跟綱手一樣的分散式大腦神經結構,足以誕生一個複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