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蟲子是沒有視力的,伊芙蟲群就是如此。

雖然有眼睛,能看,但只能看一點點。

透過觸角與氣味來對周遭的環境進行分辨。

其中,主要倚靠的是資訊素,一路留下的資訊素路徑就是伊芙蟲群建立的高速通路。

因此,即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也能照常進行工作。

在食山與食山之間,數不清的伊芙蟲群正在忙碌的工作。

首先,伊芙蟲群是不吃屎的。

沒有那麼強悍的消化能力。

但伊芙蟲群不吃,有些蟲子會吃。

比如說,聖甲蟲。

又叫屎殼郎,在自然界中扮演重要的清道夫角色。

會尋找到糞便,並在糞便中產卵,小寶寶一出生就有可以吃到成年的食物,在屎裡變態發育,破屎爬出。

而伊芙蟲群主要吃聖甲蟲的幼蟲,一種高蛋白的大肉蟲子。

在木葉森林中,超大型動物並不缺少,因此它們拉的屎也大的多。

基於這種環境,為了能夠搬運與處理這些糞便,這種如黃金般色澤的聖甲蟲同樣進化出了大體型。

成人拳頭那樣大,因此滾出來的糞球也很大。

被美姬命名為歌利亞聖甲蟲。

因為真的很大。

伊芙蟲群看中了他們的能力,把屎給搶走了。

無屎可吃的聖甲蟲被逼無奈的放棄了滾屎的工作。

只能來到伊芙蟲群的牧場裡進食。

黑暗中,這樣的一幕在無聲的發生。

泥土與糞便混合的屎山上,滿是各種細小的洞口,在天生的超凡建築能力下,伊芙蟲群把屎山建成了複雜的迷宮與城堡。

各個洞口之中,都有伊芙蟲進出,她們時刻都在忙碌,維護著城堡的執行,修補城堡,保持適宜溫度通風清潔環境,滅殺其他入侵者,而城堡中餵養了大量的聖甲蟲幼蟲。

這些幼蟲在無憂無慮的進食,身邊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伊芙蟲群過來檢視它的狀態,等長到最為肥美的時刻,伊芙蟲群會過來搬走幼蟲。

空出吃飯的位置,留給下一批幼蟲。

其中一些為成長為聖甲蟲成蟲,其餘部分則作為儲備肉食。

伊芙蟲群的成蟲是不吃肉的,她們只吃倆種東西,其一是蜜露,也就是糖水,其二則是真菌,也叫蘑菇。

而伊芙蟲群的幼蟲需要營養快速發育,肉是不能缺少的。

而別看肉蟲子看起來不大,實際上,這處牧場的肉類產量極為的驚人。

對於伊芙蟲群來說,憑原始的行軍狩獵來收集食物,其效率根本無法負擔龐大的蟲群。

自然的,新的生存方式應運而生,牧場正是其仍在進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