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神墓》(第2/2頁)
章節報錯
患難與共,不需要旅遊的檢驗,早已見過真章。
…………
泰山的摩崖石刻遍佈,從古有五元錢紙幣後面的“五嶽獨尊”,風雅文趣的“蟲二”(風月無邊),到今有八十歲老者不服年邁而登峰留下的《登玉皇頂》,有新中國的元帥題寫的“萬山從”。
路滿拿起相機拍拍停停,半道遇到一位青年男性,戴著粗框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時而在石刻碑碣旁端著草稿本,奮筆疾書;時而在瀑布附近駐足,來回踱步,似是思考推敲。
一路下山,路滿等人連續三次,在摩崖石刻旁與他相遇。
初時只覺得大家下山速度相同,相互點頭致意。直到第四次又碰上,男青年先笑了:“緣分啊,我先走,還是你們先走,都能在前面再碰上。”
路滿伸手過去,微笑道:“路滿,來社會實踐順帶旅遊的大學生。”
他又簡單介紹了下身邊人的名字。
男青年與路滿握握手:“楊振東,目前是自由職業者,在桌子前久坐累得腰疼,出來采采風。”
自由職業,久坐,採風。這幾個詞落在顧苓依耳中,她頓感非常熟悉。
像極了某些網路作家,寫請假條斷更時的藉口。
顧苓依給路滿使勁打眼色,路滿笑笑,低聲對她耳語:“想問什麼,就自己開口,你畢業時候的論文答辯,總不可能也讓我當嘴替吧?”
顧苓依弱弱地瞪他一眼。
不過,有這個傢伙在,顧苓依覺得就有很大的底氣和支撐,自己也該試著,克服一些過於內向和膽小的習慣了。
“請問,您是寫網路文學的作家嘛?”
顧苓依出聲詢問,對面的青年一怔,隨即笑著點頭:“是的。”
“我……”顧苓依一卡頓,她看看路滿。
而路滿遞給她一個鼓勵的眼神,她理了理語序,又繼續說道:“聽您說起這幾個詞,就感覺很熟悉……我特別喜歡看網路的。”
“哦這樣的啊,我寫也是因為自己喜歡看,男頻玄幻看的居多。”
幾人邊聊天邊走,路滿聽著顧苓依和對方的交談,隱隱間總覺得,青年的名字有點熟悉。
“來泰山一趟,相當激發靈感。”楊振東說道,“天外村立著十二根龍柱,我總想把這東西和玄幻的大場面聯絡起來,寫出來估計會是個不錯的開篇。”
“東方龍在中出鏡率挺高的吧?如果只是簡單堆疊,可能會欠缺些出彩的吸引力?”顧苓依斟酌著問道。
楊振東聽了,感覺路滿身邊的這個小姑娘是懂行的,於是樂得多講幾句交流一下。
“確實,需要和其他事物結合,要新穎宏大,才能創造經典。”
“泰山治鬼,附近的蒿里山還有地府相關的傳說,龍…幽冥?龍…守墓?”
楊振東陷入自言自語:“目前這本就是‘古墓’開局,要不要換換?墓…墳塋……棺材?龍圍棺?龍拉棺?”
楊振東搖搖頭:“老書還在連載中,有時間慢慢構思,可能要過兩年才開新書了。”
“那您寫的是幾百萬字的大長篇啊。”
路滿靈光一現,出聲問道:“楊先生,方便透露一下您的書名麼?”
“這沒什麼不能說的。”
楊振東說道:“《神墓》。”
偶遇辰東這段,和前面王興、張藝謀,乃至小秦廣林,都是一閃而過的彩蛋,和主線支線無關。別看見個人名就揣測“俗套奇遇”啊,下次看到有自己教作者腦補寫書還開噴的,我要罵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