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雙慧眼(第2/3頁)
章節報錯
正在這時,前方傳來除錯話筒音響的聲音,牆影儀上也出現了陳教授的簡報。
&nmm……”
看來那位同學來不了了。
陳舒收起手機,偌大個禮堂迅速從嘈雜變得安靜。
講臺旁站著一名歷史系的年輕老師,陳舒也與他打過交道,今天充當主持人。
“今天很榮幸為大家請到了沅州學府的陳錦光教授,陳教授想必大家都認識,無論是歷史系的學生,還是歷史愛好者,肯定都讀過他的大作,我就不多介紹了,讓我們掌聲歡迎。”
一陣熱烈的掌聲。
“大家好。”
臺上的陳教授聲音平穩,沒有看起來那麼憔悴:“我是陳錦光,很榮幸來到這裡,與大家做個交流。最近由於研究一些新問世的關於聖祖的歷史文獻,睡眠不好,看起來有些糟糕,還請大家見諒。
“閒話就不多說了。
“今天與大家聊聊夏朝,聊聊聖祖,聊聊那些歷史書裡沒有的歷史。
“本身石教授請我過來的時候,說希望我分享一些研究歷史的經驗、心得體會,我覺得那太枯燥了,不如講一些我瞭解最多的、大家也感興趣的,把它當成一個故事會,一個歷史講壇。夏朝的歷史絕大部分都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而我們又是如何找到這些歷史的呢,所以鑽研歷史的經驗和心得體會就都在這裡了。”
大家都專心致志的聽著。
陳舒和陳半夏也一人含著一根棒棒糖,只露出塑膠棍兒,認真盯著老爹。
陳教授的簡報依然只有標題與關鍵詞,偶爾有一兩句總結的中心思想,這簡報只起讓講座變得更有結構性和方便同學們記憶理解的作用,陳教授本身是不用稿子的,而簡報也和之前有了些變化。
陳教授採納了陳舒的意見,增添了一部分關於靈聖、佛祖、道祖等上古神靈和幾位傳奇將軍的內容,這幾天對聖祖自傳的研讀收穫也體現在了這場講座上。
最直觀的便是兩個爭議點。
而陳教授也很快講到了其中一個。
“夏朝後來的皇帝到底是不是聖祖的血脈呢?這個問題困擾世人很久了。
“有人認為,聖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天下美女沒有不仰慕他的,什麼異域風情,女修行者,是吧?而他又是頂級強者,不存在生理缺陷,活了那麼多年,他沒道理沒有後代啊。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夏朝後來皇帝的天賦表現實在對不起聖祖皇帝,堆了那麼多資源,卻連修到九階都難,怎麼看都不像親生的。”
陳舒不由拔出棒棒糖,扭頭小聲的對陳半夏說:“陳教授懂得真多,快錄下來,發給你媽學習一下。”
陳半夏一邊壞笑一邊扭動身子。
壞笑是覺得有趣,扭身是表達對他的不滿,弟弟怎麼能跟姐姐說這種話呢?
“我以前也考慮過這個問題,直到前幾年沅州方體出土,有一套竹書,我們叫它大夏竹書。上面暗示了聖祖並未立後納妃的事,以及夏成宗的來歷,只是苦於沒有明確記載,我們也不敢說那一定就是真相。
“可以看出啊,大夏竹書的提筆者也不敢寫皇帝不是聖祖所生的這件事,但無論朝廷也好,民間也罷,沒有人願意看到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被扭曲,人有理智,也有氣節,於是他留下了“斷雁孤鴻”這個詞,又特意在挨著的另一卷竹書上差不多的位置,記錄了聖祖早年曾收養義子的事,並僥倖躲過了檢查。
“所以各位歷史系的同學,在讀歷史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逐字逐句的讀,有時候出於理智,史官沒有辦法將真相直接擺出來,但又出於氣節,不可以將它埋沒,於是用很隱晦的方法將它留下來,我們則要像是解謎語一樣去解答它,有時需要耐心的讀,有時甚至需要用一個故事當做鑰匙,來解開另一個故事的真相。
“研讀歷史,要有一雙慧眼。
“真相永遠不會被掩埋,只待你去發現。
“現在直到聖祖自傳的現世,我在這裡終於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爭論結束了,夏朝後來的皇帝,真的不是聖祖的血脈,而各位將是除我以外,第二個知道這個結果的。
“因為這本自傳我目前還在研讀當中,等將它整理出來,關於夏朝與聖祖的多數迷霧就被撥開了。”
禮堂中鴉雀無聲。
陳教授喝了口水,繼續講著。
另一個爭議點是佛道二門到底是聖祖的弟子受聖祖啟發所建立的,還是聖祖藉由兩名弟子之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