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清沒有選擇那兩隻雀子中的一隻。

因為它倆是一對兒,她覺得選擇任意一隻都會影響它們之間的關係,她不願意這樣做。

現在外面仍在飄雨。

幸好鳥有三層羽毛,正羽、半絨羽和絨羽,最外層的正羽幾乎是不透水的,即使扔進水裡仍會浮起來,並且浮起來之後仍然滴水不沾。如果長期淋雨,下邊的半絨羽仍能提供一定的防水效能。最後一層絨羽,就是那種細小的雜亂的羽毛了,能提供保溫效果。

唯一裸露的足部則因為逆熱流交換,即使站在冰天雪地裡也不會凍腳。

除此之外,寧清還親身體會到,鳥類的神經遠不如人類發達,而且因為腦處理能力更低,它們對於冷熱的認知也沒有人類敏感細緻,支援它們做出各種反應的,相較於人類,更多的是反應機制。

同時這種鳥還是少有的有巢居習慣的鳥類之一。

其它很多鳥雖然也會築巢,但巢穴的主要用途是產卵、孵化和撫育小鳥,在無需繁衍的時候,大多數鳥仍然過著漂泊不定、四海為家的生活。

這隻鳥因為是個單身漢,所以沒有巢穴,也完全沒有築巢的想法,它們只會在找到伴侶後才會開始築巢。

寧清打算控制著它去找只小母鳥,以觀察它們是如何升起“我要築巢”的想法的。

會有思考的過程嗎?

還是僅僅只是刻在基因裡的本能驅動,只是知道要這樣做,而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這很重要。

也很有意思。

不過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

寧清一邊梳理羽毛,一邊盯著屋內。

這隻鳥的眼睛和人類完全不同,它眼中的畫面並不像人類那樣清晰且流暢,感知的色彩也不同——在絕大多數色彩流失的客廳中,那兩隻人類時而交換位置,動作幅度大的時候,就會變得格外清晰,動作幅度小乃至完全不動的時候身影就會變得更暗,他們在自己嘴唇和眼眶塗抹的紅色格外顯眼,顯眼得像是在發光。

這隻鳥主要吃素,愛吃果子。

寧清忍不住了。

“撲……”

小鳥張開翅膀,徑直飛向窗。

但它無法分辨出玻璃,因此寧清格外小心,所幸成功穿過窗戶,飛進客廳裡。

剛想落地,忽然瞥見了旁邊扭頭看來的桃子,她又加快速度撲打翅膀飛起,轉而落在了陳舒肩膀上。

這兩人好像呆住了,一動不動。

小鳥冷冷的看著他們。

“桃子。”

“汪?”

“你不是……”

“咩?”

“快把這隻鳥捉住!”陳舒喊道,“像你捉蚊子那樣!”

“嘎……”

桃子盯著鳥,陷入了遲疑。

鳥兒則一扇翅膀,給了陳舒一巴掌。

陳舒站著不動,一聲不吭。

邊上的瀟瀟也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