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孟春秋(第2/4頁)
章節報錯
“……”
從靈安學府的正門口,到玉京學府的正門口,得走小半個小時,陳舒邊走邊看,還要多費些時間。
一路風景極好,綠化種類豐富。
這幾座學校本來就是古代皇家園林改的,處處體現出傳統的園林美學。
含蓄而安靜。
在人們通常的認知裡,益國最好的大學有這麼四座:
靈安學府;
玉京學府;
國家綜合學府;
國防大學。
靈安學府和玉京學府歷史最悠久,不瞎幾把往上追溯的話,都始建於六百多年前,時代剛剛開始有了明顯變化的時候。那時的益國皇室和朝廷就表現出了極高的遠見,直接把兩座皇家園林劃了出去,用於建造這兩座學府。
這是常人知道的。
還有常人不知道的——
這兩座學府背後其實都有那些歷史上曾在民間一度掌控雷電的宗門教派的影子。
比如靈安學府,背後就至少有靈宗、劍宗提供教學支援。
玉京學府背後至少有明宗、就是當初武修體系的發揚光大者,還有御宗、蓮華教等宗門教派的師資力量的加盟。
時代變了,大部分的宗門教派都沒有秘密了,政府也對他們做出了限制。但這些宗門教派裡卻有大量的中高階修行者,這些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往往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修行、符文和法術方面,不用來當老師、為國家培養人才太浪費了。
不少大學都與古代宗門教派有關。
都是現成的老師。
甚至有些大學直屬於某些宗門教派,例如道門的上清五道書院,佛門的榮聖六明佛學院,都是隻對教徒開放的。
玉京和靈安綜合實力前二。
至於國家綜合學府,以前也叫皇家學府,前身是益國培養貴族和皇室子弟的學堂,現在也和其它大學一樣對外招生,但裡面仍充斥著大量權貴子弟和外國來留學攀關係的王室、貴族成員。
國防大學則是軍校,背後是國家軍方和劍王庭,審查很嚴,並且一旦進去了就預設參軍,畢業只能加入軍隊。
走著走著,就到了學校門口。
“玉京學府。”
陳舒看著正大門的校匾,念出了聲,玉京學府的大門比靈安學府要窄一點,校匾字跡更為鋒利。
他掏出手機拍了張照,發給清清。
想了想,又轉發給了時謙老師。
陳舒:老師我到學校啦
揣回手機,走進大門,同樣受到了迎新志願者的熱情接待,陳舒瞄見他的工作牌上寫著“穆寧”兩個字。
“師弟哪個學院。”
“傳統修行學院。”
“古修行啊,跟我來跟我來,古修行院分很高啊,師弟什麼專業?”
“法術原理學。”
“喔!我還去你們專業蹭過課!”
“是吧?”
“是啊,我也沒怎麼聽懂,有些課漏了,估計今年還要去蹭,到時候師弟多多照顧。”
“師兄說笑了。”
陳舒跟著這位師兄往前走,進校門後有一段路,路兩旁全是帳篷,帳篷上寫著各學院的名字、贊助商的lo及宣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