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聖像破壞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現在羅素眼前的,是一位容貌端正、身著莊嚴宗教服飾的女性播報員。
比起一位主持人,她看起來更像是主教、女祭司或者聖人。在有足夠威嚴的同時,又不缺乏親和力。
她說的每個字都異常清晰有力,不需要看字幕、哪怕分心在做其他事也能輕鬆聽明白。並且語調不快不慢,聲音親和又幹淨、讓人感到異常舒服。
「還不錯呢。「
翠雀點評道:「哪怕是按天恩集團的標準來說,也是相當優秀的主持人了。」
「寶鑽如姐啊....」
羅素卻是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她做得好才是應該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她不是人類哦。「
羅素答道。
她被稱為「寶鑽女士」。而在二十年前她被稱為寶鑽小姐。
但只有少數人知道或許也沒有那麼少,但至少在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以內——那就是,實際上並不存在「寶鑽女士」這個人。
從她十七八歲時的樣子,一直到如今三十八歲的模樣....甚至包括她與其他主持人之間的插科打諢、平日裡的閒聊,包括平日裡的一些緋聞,或者生活照。全部都是透過人工智慧的演算繪製而出的虛擬影像。
她是隻存在於虛擬世界的新聞播報員,一位完全被虛構的電子幽靈、她甚至連人工智慧都不是。那些人類主持人們,也必須透過晶片在自己腦中映出的畫面,才能看到她——但也依然無法接觸她。而她的一舉一動,全部都來自於影片調製、她的一言一行都來自於劇本作家預先寫好的對策案。
就如同遊戲的即時演算CG一般。
——既然絕大多數的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接觸與認知,全部都來自於新聞與網路。那麼假如製造一個僅僅只在新聞、照片、錄相、網路中存在的「人類形象」,但實際上它不光是完全不存在、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智慧。
崇光島上的所有重要新聞,全部都由她來播報。可以說,她就是陪伴著這一代人、乃至於上一代人長大的「童年」。
當「寶鑽」死去的時候,人們會為她而悲傷嗎?
如果人們以為「寶鑽」實際上是人工智慧,他們又會如何反應?
那麼在那個時候,再告訴他們寶鑽並非是人工智慧、而是完全透過程式設計與編輯指令碼所構建的「虛擬人物」,人們又會有什麼反應?
究竟到哪個階段位置,人類會不再悲傷?亦或者說,「悲傷值」會有明顯下降?這種對虛擬角色逝去的悲傷,以及對真實友人逝去的悲傷,本質上又是否會有什麼不同?
以及,作為一個普通人同樣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到、並且一切反饋與行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的「真實存在與否」這件事,是否會徹底扭轉人們對她的認知?
「這是三賢者所做的諸多社會實驗的其中一項。」
羅素解釋道:「這種社會實驗其實還挺多的.....或者說,整個崇光島就是一個大型的社會實驗場。
「比如說那些幫派。三賢者會允許一些不同型別的幫派存在,來觀察他們對其他居民的影響、以及他們之中是否存在可以利用的可能性。其他領域也是一樣.....就如同那百花齊放的「民間信仰,。從這點來說,他們可比人類的統治者與管理者要開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