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反向挖角(第1/2頁)
章節報錯
哪怕是羅素,也不好說教會的理念究竟是好是壞;
哪怕是如今的他,也無法鏗鏘有力、義正言辭的說出「這絕對是錯誤的、罪惡的」這般話語。
因為他們確實沒有什麼私心與私慾。
僅為「生存」而進行的一切掙扎,都是不分善惡的—那是凌駕於善與惡這種道德觀之上的另一重抉擇,關於生與死的扶擇。
誠然,有人可以為了比自己更偉大的事物而獻上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然而也有人僅僅只是想要活下去,只是為了存續就可以付出一切代價…但並不能因此就說後者就是錯誤的,更不能要求他人為了「偉大之物」而獻身。
教會並沒有必須相信羅素的義務。他們所奉行的道路哪怕是下下之策,但那也終究是能走通的一種道路。窄路也總比死路要強。
——所謂的「大融合」。
只要排除猴面鷹這個隱患,就也確實是一種道路:既然會被幻夢所汙染的基點是「感性」、被汙染之後造成的破壞發生於「群體」,那麼只要捨棄感性、捨棄群體不就好了?
成為完全免疫「幻夢」的機械心智、僅有一個聲音的蜂巢思維,集合所有人類的智慧,再搭配能夠扭轉現實的靈能。這也是一種文明的出路假以時日,或許能夠成為「墮落帝國」那種級別的偉大文明。1唯一的問題就在於——教會如何確保排除猴面鷹呢?
猴面鷹是一種思想,而思想是不死的。徹底化身為資訊形態的他,完全可以憑藉休眠姿態進入某個人的思維裡、在大融合之後再透過某種方式自我解碼,從蜂巢思維中「解壓縮」。到了那時,他們反而就變得完全無法抵抗猴面鷹了。
就如同在現實生活中,與羅素近距離對抗一樣;人類想要在賽博世面界中與猴面鷹對抗,也是完全沒有勝算的。三賢者能夠對抗猴面鷹,雖然有算力更強的因素……然而根本性的差異在於,擁有著「阿尼瑪·阿尼姆斯」這一靈能的猴面鷹,他並不具有對「人類」以外的種族的特攻。作為黃昏之卵,他的感染範圍遠不如幻夢那般離譜。他僅僅只能汙染、影響、吞食那些存在著群體潛意識的種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猴面鷹同樣是教會所信奉的「群體之神」。
雖然他並非是最初的,但他將會是最終的—他不是絕對平等的善神,而是絕對獨裁的惡神。
猴面鷹與「神」唯一的差距,就是他還沒有吞食「所有人」。等他將所有人都融為一體,那麼他甚至比第一靈能網路的「神」還要更強——因為最初的神並沒有純粹的自我意識,他是渾渾噩噩的群體意識本身。他並沒有興趣、也沒有過去更沒有立場,他更接近於一種「自然現象」。但猴面鷹卻是明確存在著性格、目的、自我意識的。
教會將所有人的意識打包儲存,這就意味著完全放棄對抗黃昏之卵的可能…
羅素不想毀滅世界,因此他不會參與,可猴面鷹沒有這種道德約束。兩人的位階處於同一層次。只要猴面鷹意識到這一點,並採取某種手段繞過防火牆在他進入「內部」、接觸到其他人類資訊的那一瞬間,就意味著他已經勝利了。在他的存在無限膨脹之後,第一個被他侵蝕吞食的就是羅素。
阿尼瑪的意思是「靈魂」,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精神」。
與此同時,阿尼瑪代表著男人內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阿尼姆斯代表著女人內在的男性成分。就如同陰陽魚中的那兩個魚眼。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全體人類的「內在與原型」…也即是「群體神」。
猴面鷹的靈能「阿尼瑪·阿尼姆斯」,正是「神的名字」。
他就是被所有人關在心中,無法意識、無法察覺,隱沒於潛意識之海中的沉睡之神。
因於容器之神——
毫無疑問。
透過接應安德魯複製了這位教宗大人的性格藉著對方的視角,羅素已經徹底明白了猴面鷹的本質
「神之容器」與「阿尼鳥·阿尼姆斯,正是互為表裡的一對靈能。羅素是外來者,不存於此世的之人。
他是偽裝成幾人的天才,從出生開始便是異質之物。能與任何人成為朋友,也能成為任何人。他是一面有著魔力的鏡子,能夠映出外部的一切存在、映出人們心中的夢想與真實。他代表著「外在」,代表著超凡的神之殼。
而猴面鷹是本土的原住民,雖然作為優秀的研究者、但他的本質僅僅只是凡人。他代表的是平庸的神之核。
他作為人類的一生,都在被人們拋棄、利用、譭棄。因為他不懂任何人的人心,沒有後繼者、沒有夢想、沒有希望、也沒有任何朋友與同道者,甚至最後連自己的後代與名字也一同失去,在社會層面也完全死亡。
他在一個機緣巧合的點——他在羅素服下聖秩之源之後,隨著他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他終於徹底、完全的失去了自己的一切。主動與自己所擁有的整個世界訣別。
他是在那個時間點…在羅素觸碰黃昏本質的時候,整個世界唯一與羅素完全相反的人。
正因如此,他以凡人之驅形成了黃昏之卵,成為了鏡面背後的鋁膜、容器之中的神。
鏡子之所以是鏡子而不是窗戶、容器之所以是容器而不是方塊,正是因為那拒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