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一詞,如驚雷一般落地,炸開了一片火花。

饒是再鎮定,這事兒也足以讓人面面相覷。

本以為,鄧國師的死是一個極其不利的局面,不僅僅是破壞了他們之前預製的計劃,而且是釜底抽薪。

薪沒有了,火還怎麼燒?

那釜還如何熱?

手上又沒有合適的補給,一時半會兒間,如何去替代薪?

可誰也沒有想到,雖無薪,長公主卻備下了炸藥。

別說燒個釜了,把整間廚房都能一併炸它個灰飛煙滅。

誠然,他們還不知道具體狀況,可是,但凡牽扯到“礦”,那後頭的狀況,就絕不可能小。

林繁定了定神,道:“我若記得不錯,顏家是靠採礦發家的吧?”

這訊息,秦鸞是初次聽說。

永寧侯倒是知情,應道:“是。”

祁陽產礦。

前朝初年起,祁陽發現了礦產後,就一直在發展此業。

當然,是朝廷設立的,開採後的礦石亦由官府,上交給朝廷。

國泰民安時,底下的官員、礦場的主事,都不敢大張旗鼓地中飽私囊,頂多是在銀錢上稍稍做些買賣,但即便如此,也是肥差了。

顏家的祖輩便是當時的一座礦場主事,以此,一點點攢了本金。

等到了前朝末年,小皇帝們一個接一個被輔佐登基,各地亂象一片時,哪裡還管得住祁陽?

顏家握住了礦場的話語權,經過幾年光景,幾乎整個礦山都在掌握之中。

以至於,祁陽官府得反過來看顏家的臉色。

待真正進入亂世時,各地軍閥豪強亂作一團,眼中早就沒有了名存實亡的朝廷,各自壯大自家。

祁陽顏家,手握礦山,是亂世裡誰都不敢得罪的存在,也是誰都想咬一大口的存在。

懷璧其罪。

也正是因此,當時的顏家族長、也就是皇太后的父親,挑中了先帝。

這就是一場交易。

顏家需要靠山,也要搏一份權勢;趙揮打天下要兵器、糧草,要大量的銀錢。

兩方自然是一拍即合,結親便是紐帶。

祁陽顏家雖不能衝鋒陷陣、但他們能讓趙揮麾下的兵有好的武器、能吃飽飯,而顏家能得到的是鳳位、是新朝初建後的外戚身份。

兩廂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