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陣陣。

一出飛門關,眼前景色就有了許多變化。

秦鸞一面驅馬,一面觀察四周。

而秦威,則一直在看女兒。

在他的印象裡,阿鸞的騎術很普通。

不說去與阿鴛比較,而是,阿鸞本來就是學藝不精。

這也怪不得秦鸞。

打小就那麼一個身子骨,拜到仙姑門下後,雖漸漸康復,可家裡也實在不敢讓她野著去。

簡單扎個馬步,學一兩套入門的拳法,不求她能習得多少能耐,只求強身健體。

至於騎馬,能穩穩當當坐在小馬駒的背上,讓人牽著溜達上兩圈,已經很好了。

等秦鸞去了觀中,隨著她的長大,身體好了,功夫也算入個門。

可無論是拳腳還是騎射,都需要常年不斷的操練。

阿鸞錯過了很多,如今再追,當然困難。

秦威知她水平,特特壓了些速度,但他慢慢發現,阿鸞比他想的要厲害許多。

她進步非常大。

“一直在練?”秦威問道。

秦鸞道:“跟著阿沁夫人練的。”

秦威瞭然點頭。

阿沁的能力,他十分認可。

當然,師父有本事,也得徒弟肯學。

阿鸞是下了苦功的。

能讓阿鸞這麼用心、積極去學,除了自家武藝傳承,她不想落後之外,也是自家使命壓在肩頭,讓她不得不加緊步子吧……

為了意外狀況時能迅速逃離京城,騎術是必須練的。

阿鸞不願拖後腿。

知道她跟得上,秦威與林繁示意,稍加快了些速度。

直到趕到了玉沙口,幾人才停下馬,稍作休息。

駐守玉沙口的兵力紮營在另一側,避開了這處可以奇襲的山崖。

他們只是歇腳,便沒有入營,走的是崖壁下的一側。

方天咕咚咕咚喝了幾口水,眼神一個勁兒往那崖壁瞟。

這裡是最適合說那段故事的地方。

秦大姑娘以前不曾來過這裡,她對崖壁之險峻毫不知情,聽那日奇襲經歷,只知險、不知有多險,唯有親眼看著,才能有所感觸。

能帶兵從那崖壁上一躍而下、發動進攻,他們領兵的國公爺豈不是英勇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