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側,黃太師抬手按了按眉心。

鳴沙關大捷,當然是好事。

不枉他催促威逼利誘,想盡了一切辦法。

大軍邁過鳴沙關,西州城指日可待,而等拿下西州之後,林繁才能轉身向東。

對黃太師這樣等待林繁入主京城的人來說, 這大捷自該歡欣鼓舞。

可是……

黃太師看了眼眾位官員,心中長長一聲嘆息。

本朝將士們的勝利,本該為之歡呼、為之慶祝,哪怕不知其他狀況,只論戰果,也該彼此道賀。

而現在, 所有人連表現出歡悅都不敢。

因為,龍椅上的皇上並不高興。

邊關大捷傳達, 與他下旨的擒拿,兩者列在一起,比耳刮子啪啪都響。

這火上澆的,可不是油,而是一桶一桶的炸藥。

勸都不知道要怎麼勸了。

紀公公硬著頭皮,從驛官手中接過了軍報,走回龍椅前,雙手呈給皇上。

皇上開啟,迅速掃了一眼,沒有說話,又把軍情摺子交給紀公公。

紀公公拿著這燙手山芋,見底下官員一個個長著脖子,只能開啟來。

勉強穩住聲音,他也不敢大喘氣, 迅速地念了一遍。

唸完之後,又迅速合上了摺子。

生擒敵將蘇置,以一場漂亮的大勝突破鳴沙關。

這一次, 與先前玉沙口一樣, 贏得利索又提振士氣。

皇上沒有說什麼,等紀公公唸完後,起身往殿外走。

紀公公忙喊了聲“退朝”,帶人跟了上去。

眾臣行禮恭送,直到皇上走遠,金鑾殿裡才炸開了鍋,議論不已。

董侍郎激動萬分,連連誇讚永寧侯用兵如神、帶兵有方,手下將領們亦是驍勇善戰,才能一路西進。

史尚書快步來尋黃太師與範太保。

“兩位老大人,”史尚書道,“能不能再勸勸皇上?造反之說,一定不簡單。

十幾年了,自從先定國公病逝後,我們好不容易才打過了鳴沙關。

西州城它就在眼前了!

這時候說什麼反叛,不是動搖軍心嗎?”

範太保慢悠悠道:“那聖旨已經送出去了,該動搖,這會兒早搖著了。”

聽他這麼說, 史尚書一時也弄不清他的立場, 尷尬地笑了笑。

黃太師道:“能勸的都勸了,只能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