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們義憤,永寧侯忙道:“你們這麼想就不對,別總覺得皇上會聽主和的那些人的話。

若是兩軍僵持、互有勝負,西涼有求和的意思,京裡說不定會順水推舟,應了算了。

可現在,我們是優勢,大優勢。

誰敢主和?董侍郎他們能跳起來罵回去。

皇上也斷斷不會聽那些人的。

依老夫之見,皇上傳旨,極有可能是為玉沙口大捷犒賞,鼓振士氣,讓我們再接再厲。”

馮仲和安北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麼說來,也有道理。

林繁思路快,豈會不明白秦胤如此說話的用意?

他笑起來,道:“我贊同老侯爺的想法。

皇上深知西州重要,前幾年雖沒有西進,但亦沒有忘了收復故土。

之前是時機不到,現在天時地利人和,皇上不會輕易放棄的。

要我說呢,眾將軍不妨備上好酒,等接了旨,一起飲上一碗,以作慶賀。”

劉賁本就向著永寧侯,此時亦道:“確實收了幾罈子好酒,等會兒搬出來。我想,等皇上知道我們打下了鳴沙關,還不知道會多振奮!”

你一言、我一語間,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毛固安也不再擔心退兵,招呼了個親兵來,與他道:“去關下鎮子裡切點好肉來。”

秦威坐在一旁,不知怎麼的,他心裡突突直跳。

他不由看向老父。

老侯爺經過這些時日的“調養”,病狀好了大半,精神也不錯,臉上有了紅光。

可隱約之間,秦威在父親的眼中讀出了幾分擔憂。

父親沒有看起來那麼樂觀。

也許依舊在擔心那聖旨其實是吩咐退兵……

只不過,身為總將,總要時時刻刻注意士氣。

那位行人,趕到了關內。

被兵士們引到大帳中,他先抱拳,與眾人行禮。

永寧侯起身,讓開主位,問:“是在這兒頒旨,還是去外頭寬敞些?”

行人看了看左右:“煩請各位移步。”

眾人出帳,整理儀容,半跪下以軍禮接旨。

行人站在前頭,開啟明黃聖旨,目光從幾人身上滑過。

遠處,兵士們恭敬極了,卻都是豎著耳朵,想知道皇上傳了什麼旨意。